-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禅 师 唐 /韩 偓 从 无 入 有 云 峰 聚 ,已 有 还 无 电 火 销 。销 聚 本 来 皆 是 幻 ,世 间 闲 口 漫 嚣 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驰(bēn chí)的意思:指快速奔跑,形容行动迅速、疾驰的意思。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成世(ché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命运或事业。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茧栗(jiǎn lì)的意思:比喻一个人心胸狭窄,不愿意接纳外来的事物或思想。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妙用(miào yòng)的意思:指使用某种方法或手段时,能够巧妙地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或价值。
气运(qì yùn)的意思:气运指的是人的运气或命运。它描述了一个人在某个时期或某个方面的运势如何,通常与吉凶、顺逆有关。
日御(rì yù)的意思:控制时间,按照日子进行行动。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他心(tā xīn)的意思:指别人的内心想法和意图。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阳成(y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变化达到极点,达到顶峰。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御奔(yù bēn)的意思:指驾驭快马飞奔,形容行动迅速。
遭风(zāo fēng)的意思:遭受不幸或困难,经历风雨的考验
铢锱(zhū zī)的意思:指非常小的事物或微小的差别。
- 注释
- 他:指代某人或某种情感。
心:内心,情感。
理:道理,法则。
暗通:暗中相通。
气运:宇宙的运行力量。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概念,代表正负、冷热等。
世界:宇宙,世间。
虚空:空旷无物的空间。
劫灰:灾难后的遗迹,比喻历史的沉淀。
铢锱:古代重量单位,极小的量。
日御:太阳的运行。
茧栗:比喻快速而激烈。
风鼓动:形容事物受外力影响而变化。
禅室:修行者的静室,常指禅修之地。
静无风:平静如无风之境。
- 翻译
- 他的心与我心相通,微妙的运用无需言传,道理暗中相连。
气的运行和阴阳变化构建了世界,水在天地间漂浮,仿佛寄宿于虚无之中。
劫难的灰烬时聚时散,犹如微小的金银,黑色深沉;太阳驾驭着时光,像茧栗般红艳。
世间万物都受风力推动,唯有禅房之内,宁静无风。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寄禅师》。诗中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运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与赞美。
“他心明与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文字的精神交流,强调了内心的相通与理解,这是禅学中常见的主题,即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心灵的沟通和自我认知。
“气运阴阳成世界,水浮天地寄虚空。” 这两句则从宇宙万物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生命的生成。其中,“气”指的是宇宙间流动的基本能量,“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大对立统一的概念,代表着世界万象的变化和平衡。而“水浮天地寄虚空”,则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在广阔无垠的宇宙间漂浮生存的情景。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动态的描写,表现了时间流逝与宇宙运行的强烈对比。劫灰指的是历史的变迁和物质的毁灭,而“日御奔驰茧栗红”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穿梭于云层之间,带给世界光明与温暖。
“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这两句诗转向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纷扰的对比。万物在风的作用下生长变化,而唯有禅师之所以能超脱世俗,是因为他们的心境如同一片安静的清净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描写,以及对内心宁静与外界动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学中“超然物外”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韩偓在探讨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深刻地领悟着自然万象背后的规律和生命的本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葵歌
青青阶下葵,晔晔阶下花。
年年正炎天,当阶丽繁葩。
今年种葵旧时地,开出奇花共称瑞。
天生瑞物多为人,君家有之非草异。
明年种葵者,蹑上青云梯。
赤手夺得月中桂,醉向瑞葵花下迷。
人传瑞葵事,我歌瑞葵歌。
瑞物尚云少,瑞人讵能多。
愿君读书作人瑞,名与瑞葵同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