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可以稼,有畦可以蔬。
有琴亦有筑,有诗亦有书。
济邻屡发廪,致客恒軿车。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诚悫(chéng què)的意思: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淳朴(chún pǔ)的意思:指人心纯真朴实,不做作,不矫揉造作。
淬砺(cuì lì)的意思:磨砺,锻炼
大字(dà zì)的意思:形容字迹大而工整,也可指人的字迹大而工整。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赋咏(fù yǒng)的意思:赋咏是指用诗文或歌颂的方式来赞美或赞扬某人或某物。
妇姑(fù gū)的意思:指妇女之间的亲戚关系。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冠婚(guān hūn)的意思:指婚姻嫁娶的事情。
鸿儒(hóng rú)的意思:鸿儒指的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
婚礼(hūn lǐ)的意思:婚礼指的是结婚的仪式和庆祝活动。
纪实(jì shí)的意思:纪实指按照真实的事实记录和描绘,不加以虚构或夸张。
襟裾(jīn jū)的意思:指衣服的前襟和下摆,比喻人的品行和行为。
九世(jiǔ shì)的意思:形容世代相传,传承久远。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岿然(kuī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挺拔,不可动摇的样子。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门闾(mén lǘ)的意思:指家门口的门槛,也泛指家门。
末俗(mò sú)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群从(qún cóng)的意思:指一群人盲目地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
世模(shì mó)的意思:指世上的典范和榜样,是值得学习和追随的人或事物。
俗见(sú jiàn)的意思:普遍见到的、常见的观点、看法或经验。
肃严(sù yán)的意思:严肃庄重,严厉整肃。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同堂(tóng táng)的意思:同堂指同居一个屋檐下,同为一家人。
同里(tóng lǐ)的意思:同一个村庄
颓纲(tuí gāng)的意思:指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征兆。
万钧(wà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极重或力量极大。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孝悌(xiào tì)的意思: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训谟(xùn mó)的意思:训诲教导,引导人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奕奕(yì yì)的意思:形容光亮、有光彩。
一举(yī jǔ)的意思:一次行动或举动
雍雍(yōng y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宏大。
沼沚(zhǎo zh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困顿、陷入困境。
支持(zhī chí)的意思:表示给予帮助、赞成或鼓励。
柱石(zhù shí)的意思:比喻起支撑作用的重要人或事物。
子姓(zǐ x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或性格像儿子一样孝顺,尊敬长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传统美德与和谐的家庭,即“义门”。诗人方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个家庭在社会道德衰败之际,以其坚定的力量和高尚的品质,成为了社会的楷模。
诗中首先提到“大义久不作,颓纲孰能扶”,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滑坡的忧虑,强调了重建道德秩序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赞美了“有回万钧力,足起千载愚”的力量,暗示了这个“义门”家庭正是能够扭转乾坤、唤醒民众良知的关键力量。
“沄沄麟溪上,奕奕君子居”描绘了这个家庭所处环境的美好与主人的高洁品格。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如“同堂爨不析,已及九世馀”表现了家族团结,长达九代之久;“动必敦孝悌,昭焉遵训谟”则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的敬老尊贤和遵循家训。
诗中还提到了家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如“有田可以稼,有畦可以蔬”、“有琴亦有筑,有诗亦有书”等,展现了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对知识文化的重视。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家庭成员间温馨和睦的氛围,“雍雍悦子姓,肃肃严妇姑”,以及对长辈的恭敬和对晚辈的爱护。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家庭的社会责任,如“济邻屡发廪,致客恒軿车”,体现了家庭成员乐于助人、慷慨待客的美德。最后,诗人特别提到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翁,他作为家庭的核心支柱,其品德与智慧如同坚固的柱石与精美的宝玉,为家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慨于当今社会风气的变迁,而“义门”家庭却依然保持着淳朴的传统美德,成为了一种真正的社会典范。“老我愧同里,时陪文字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义门”家庭那样坚守传统美德的自省,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美德的深深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义门”家庭的生动描绘,不仅赞扬了其在社会道德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珍视与向往。
鸡黍谁家局。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
留客南窗闲煮饼,祇办溪鱼野蔌。
任金耳、天街驰逐。
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
帘不卷,玉钩曲。倚书为命闲为福。
且随缘、如凫泛泛,似鸡粥粥。
衫笏要存儒者气,醋淬头巾一幅。
又衣桁、南风吹溽。
倘到清淮俯明镜,笑长官、衫色春波绿。
书与律,且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