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诸 葛 元 亮 见 和 复 用 韵 答 之 宋 /辛 弃 疾 大 儒 学 礼 小 儒 诗 ,听 取 胪 传 夜 控 颐 。事 出 肺 肝 人 易 见 ,道 如 饮 食 味 难 知 。此 生 能 著 几 緉 屐 ,何 处 高 悬 一 缕 丝 。却 笑 空 山 顽 老 子 ,年 来 堪 受 八 风 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风(bā fēng)的意思:指八种外在的风吹草动,比喻各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传夜(chuán yè)的意思:指通宵不眠或整夜不休息。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大儒(dà rú)的意思:指有很高学问、博学多才的学者。
肺肝(fèi gān)的意思:形容内心非常忧虑,痛苦不堪。
高悬(gāo xuán)的意思:悬挂在高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胪传(lú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谣言传播得非常迅速,广泛流传。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儒学(rú xué)的意思: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 老子 者絀儒学,儒学亦絀 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 郇 ,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2).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自家 南家府 儒学生员 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 杨 讳 允 ,钦选 应天 淮安府 沭阳县 儒学正堂。”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食味(shí wèi)的意思:指对食物的味道有一定的品鉴能力,也泛指对事物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听取(tīng qǔ)的意思:仔细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小儒(xiǎo rú)的意思:小儒指的是年幼的儒家学者,也可用来形容年轻而有才华的学者。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 翻译
- 大儒研习礼仪,小儒吟咏诗歌,夜晚聆听朝廷传令。
事情出自内心,他人容易察觉,道理如同饮食,味道难以言表。
这一生又能穿多少双木屐,何处悬挂我的遗愿之丝。
我却笑那空山中的固执老者,近年来已能承受八面来风。
- 注释
- 大儒:学问渊博的人。
小儒:有一定学问但未至大成的人。
胪传:朝廷的命令或公告。
颐:下巴,这里指听讲。
肺肝:真心实意,肺腑之言。
道:道理,人生哲理。
饮食:比喻生活中的基本需求。
味:味道,引申为理解或体验。
緉屐:双层木屐,古代一种鞋子。
高悬:高高挂起,象征留念或期望。
缕丝:细丝,象征生命的延续或愿望。
顽老子:形容性格固执的老者。
八风:八方的风,比喻各种困难或批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题为《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诗中,辛弃疾以大儒与小儒的对比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学问的深浅和个人风格的差异。他提到大儒注重实践,小儒则偏重文学创作,夜晚聆听讲解,如同品尝难以言喻的道义滋味。
接着,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自问能有多少时光去漫步(緉屐)和追求理想(高悬一缕丝)。他以“却笑空山顽老子”表达对那些空谈无为者的嘲讽,说自己近年来虽经历风霜,但仍能承受世事变迁(八风吹),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既有对学问态度的探讨,又有个人生涯的感慨,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深沉的文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蔡立夫素不事曲蘖入都下忽以酒人名每一举觞辄酣畅累日夜乃醒醒则复呼酒酒已复醉或至经月始复常自名连环饮得歌者苗凤时置屏障间相酬酢余甚高其风格戏赠此章
击筑燕台兴转狂,离骚读罢思飞扬。
经时曲阜邀从事,尽日糟丘卧太常。
帐里玉箫传凤吹,筵前珠履集龙阳。
竹林风致看垂尽,傥许频过白面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