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劳 渡 宋 /童 潮 借 问 谁 家 舟 ,孤 横 劳 渡 水 。远 携 蓑 笠 来 ,满 载 暮 烟 紫 。折 手 唱 沧 浪 ,沙 鸥 惊 不 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满载(mǎn zài)的意思:形容装满、装载很多东西。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拍手(pāi shǒu)的意思:拍手是指用手掌相互碰击发出声音,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赏或喜爱。
沙鸥(shā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寂寞无依,孤单无助。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借问谁家舟,孤横劳渡水”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好奇,点出有一叶小舟独自在水面漂泊,显得孤独而辛苦地渡过河流。"远携蓑笠来"进一步描绘了舟子的形象,他身披蓑衣,手持斗笠,显示出他的渔夫身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满载暮烟紫"描绘了舟子在傍晚时分满载而归的情景,暮色中紫色的烟雾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暗示着一天辛勤劳作的收获。最后两句“拍手唱沧浪,沙鸥惊不起”,舟子在愉悦的心情下,拍手歌唱,连悠闲的沙鸥都被他的歌声惊起,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总的来说,这首《劳渡》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渔夫艰辛而又快乐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宋代农村生活的朴素与恬静,以及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汉宫春 会稽蓬莱阁观雨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满江红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婆罗门引·绿阴啼鸟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婆罗门引·龙泉佳处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
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
端的了、休更寻思。
婆罗门引·落星万点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
人间叠作仙鳌。
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
曲江画桥。
记花月、可怜宵。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
人共柳、那个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