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至 论 吟 宋 /邵 雍 民 于 万 物 已 称 珍 ,圣 向 民 中 更 出 群 。介 石 不 疑 何 尽 日 ,知 几 何 患 未 如 神 。若 无 刚 果 难 成 善 ,既 有 精 明 又 贵 纯 。祸 福 兆 时 皆 有 渐 ,不 由 天 地 只 由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刚果(gāng guǒ)的意思:形容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自作主张。
祸福(huò fú)的意思:祸福指的是人生中的好坏遭遇,有时候祸福并存,意味着好事和坏事常常一起发生。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介石(jiè shí)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精明(jīng mí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精于计谋的品质。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如(wèi rú)的意思:不如,不及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中更(zhōng gēng)的意思:指夜间更换更夜的工作。
- 翻译
- 人们视万物为珍贵,圣贤更是超群出众。
坚硬如石的意志毫不怀疑,不知何时才能达到神明般的智慧。
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难以成就善行,既有聪明才智又贵在纯洁。
祸福的到来都有迹可循,不是天意而是人为的结果。
- 注释
- 民:人们。
万物:所有事物。
珍:珍贵。
圣:圣贤。
介石:坚硬如石。
疑:怀疑。
尽日:整天。
神:神明。
刚果:坚定决心。
善:善行。
精明:聪明才智。
贵:贵重。
兆:预兆。
渐:逐渐。
天地:天意。
人:人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至论吟》,他以物喻人,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首句“民于万物已称珍”,将人民视为世间珍贵的存在,强调了人的价值。接着,“圣向民中更出群”进一步指出,圣贤之人更是人群中出类拔萃的典范。
“介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运用比喻,说像坚硬的石头一样坚定无疑的人才能度过漫长的日子,智慧和洞察力如同神明一般,预示着只有具备坚定和智慧的人才能应对生活的困难。
“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强调了刚毅果断对于成为善良之人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即使聪明精明,也必须保持内心的纯粹。
最后,“祸福兆时皆有渐,不由天地只由人”揭示了祸福并非天注定,而是由人的行为和选择所决定,体现了邵雍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倡导人们通过自我修炼达到圣贤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