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台》
《登台》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草幽幽江燕回,感时频上望燕台

天高西北神京在,雁落东南朔气来。

谷水田聊自给龙阳橘树未应栽。

君王近著唐尧德,岩壑全生栎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谷水(gǔ shuǐ)的意思:指水流经山谷的地方,比喻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橘树(jú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或事物的出现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喜悦。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栎材(lì cái)的意思:指材质坚硬、耐久的木材。

龙阳(lóng yáng)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亲密行为,特指男女私密的行为。

南朔(nán shuò)的意思:指南方的朔风,意为南方的清凉。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

全生(quán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全部生命或整个人生。

神京(shé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北京。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唐尧(táng yáo)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时具有德行高尚、理念明晰、作风正派的领导者。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幽幽(yōu yōu)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柔、幽静。

自给(zì jǐ)的意思:自己供给自己所需,不依赖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台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自然的感慨。首句“江草幽幽江燕回”以江边的草木和归巢的江燕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感时频上望燕台”,点明诗人因时事而心绪不宁,频繁地向远处的燕台眺望,流露出深沉的情感。

“天高西北神京在,雁落东南朔气来。”这两句通过天空的辽阔与南北方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京城的思念以及对北方寒冷气息的感知,暗含着对国家局势的关切和对家乡的怀念。

“豹谷水田聊自给,龙阳橘树未应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能够自给自足的豹谷水田,同时表达了对种植橘树的期待,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君王近著唐尧德,岩壑全生是栎材。”诗人借赞美君王近似于古代圣贤唐尧的美德,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并以“岩壑全生是栎材”自比,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正直,希望得到重用,为国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尝新李十六丈宅

熟杵香粳粒粒红,尝新早得及秋风。

尽令虾菜兼庖续,不觉鸡豚下箸空。

垄陌三时农父力,瓮餐一饱世人同。

年来旱涝淹多眚,薄敛仍看比屋穷。

(0)

登楼

照雨日未没,依风楼自阴。

江声总到郭,天影不分林。

鹄举怜高翼,鸡栖惜远心。

姓名吾足耻,人或问遗金。

(0)

漫想二首·其二

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

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

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

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0)

漫想二首·其一

生逢熙代是何人,得见文章礼乐新。

万国衣冠来玉帛,九天雨露遍沉沦。

风恬大海鱼龙戏,日暖平郊草木春。

我亦今朝思鼓腹,梦中倘作太平民。

(0)

尘务稍歇复理清事

入日烟霞境,辞身虎豹群。

种花新带雨,选石旧栖云。

敢望坐常满,唯矜研不焚。

终宜置丘壑,休作北山文。

(0)

杂谣三首·其一

妇懒上机,婆催织布。不听婆言,儿寒无裤。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