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还 十 五 弟 文 稿 宋 /廖 行 之 文 府 高 扃 守 鬼 神 ,蔽 亏 那 掩 艳 华 春 。屠 门 肯 作 朵 颐 过 ,龙 颔 经 攘 照 海 珍 。十 袭 莫 论 藏 弆 宠 ,双 眸 姑 浣 向 来 尘 。从 兹 染 指 谙 腴 味 ,藜 苋 难 甘 诳 腹 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藏弆(cáng jǔ)的意思:隐藏、掩藏真相或意图。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朵颐(duǒ yí)的意思:形容吃东西时吃得慢而细嚼慢咽。
高扃(gāo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窗紧闭,不容易进入或打开。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藜苋(lí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不得不依赖或接受的事物。
龙颔(lóng hàn)的意思:指龙的下颌,比喻权势、威严的象征。
论藏(lùn cáng)的意思:指对藏书、文物进行系统整理、分类、研究的活动。
染指(rǎn zhǐ)的意思:被牵连、被波及
十袭(shí xí)的意思:形容攻击连绵不断,接连不止。
双眸(shuāng móu)的意思:指双眼的目光或眼神。
屠门(tú mén)的意思:指屠杀、屠宰家门口的事情。比喻家族灭亡或丧失家族基业。
文府(wén fǔ)的意思:指文学家的家庭,也用来形容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还十五弟文稿》中的片段。诗人以文房为题,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的形象,他身处书斋之中,守护着学问的神圣之地,仿佛连鬼神也为之敬畏。"蔽亏那掩艳华春"一句,暗示了书房内的文化气息浓厚,即使简朴,也无法掩盖其内在的繁华与生机。
诗人接着通过比喻,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贫困中,他也愿意像屠户一样,珍惜眼前的食物,不因物质匮乏而忽视生活的滋味。"屠门肯作朵颐过,龙颔轻攘照海珍",形象地写出他对美食的欣赏和对知识的追求,即使是最简单的食物也能让他感到满足。
"十袭莫论藏弆宠,双眸姑浣向来尘",诗人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的积累,他的目光超越了世俗的荣华,专注于内心的净化和修养。最后,诗人感慨道,从此以后,他将品味到丰富的内在世界,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让他感到满足,不再被贫穷的生活欺骗。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廖行之高尚的品格和对知识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保持精神富足的人生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别梁六入京
梁君善画兼善诗,渡江别我游京师。
是时九月霜已落,河桥把袂无柳枝。
君为太师之孙子,胸中万卷蟠经史。
十载閒居隐旧山,一朝徒步干明主。
马卿未遇家故贫,狗监片言能致身。
上林游猎不足数,早为君王奏大人。
虞翻园
仲翔出会稽,材本东南美。
注易思深湛,裁书岸魁垒。
酒失获微愆,仙论积深憝。
一落交南州,蛾眉奈谗毁。
讲授颇窥园,苛林莳华蕊。
曲池今亦平,高台昔曾岿。
海滨遂弃捐,霸略岂不伟。
赐环竟无期,怀璧果何罪。
青蝇终吊客,斑竹歌山鬼。
拟招湘水魂,请慰延陵诔。
艳歌行
日出东南隅,陌上光景杲。
妾心畏蚕饥,闺中起常早。
言采陌上桑,少年逢路旁。
驷马立踟蹰,遣吏下请将。
妾跪长太息,妾家有夫侍中郎。
侍中五日一洗沐,门前车马烂生光。
君自有妇妾有夫,钱刀何用徒区区。
君可速归去,勿复问罗敷。
采桑采桑朝露多,闺中蚕饥愁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