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成俗(chéng sú)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观念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现象。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点笔(diǎn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的点画和勾画,也比喻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浑成(hú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样貌或状态非常完整、完美,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破五(pò wǔ)的意思:指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放松休闲,不拘束、不拘泥于礼仪和规矩,放开玩乐的意思。
书城(shū chéng)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泛指书籍丰富的地方。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拥书(yōng shū)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大量的书籍,表示他的学问渊博。
拥书城(yōng shū chéng)的意思:拥书城指的是一个人拥有大量的书籍,形容他的学问渊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书籍和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传统习俗的反思。首句“阿堵床头堆任盈”以“阿堵”指代财富,形象地描述了书本如同财富般堆积在床头,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爱。次句“惟欣点笔拥书城”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沉浸于阅读与写作的乐趣中,仿佛置身于一座由书籍构筑的城市,充满了知识与智慧。
第三句“笑他秉烛浑成俗”则通过对比,指出有人习惯于夜间读书,认为这是一种世俗的习惯,而诗人则以轻松的态度看待这种行为,暗示了自己对夜读的喜爱和不同寻常的见解。最后一句“起早何妨破五更”表达了诗人愿意早起,甚至不惜打破常规的五更天,去追求知识和创作,体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热忱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对传统习俗的独立思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偕游响应山观瀑泉饮漱玉亭上分复磴拥危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賸。
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同行皆好宾,乐此境物胜。
古寺临清潭,鸣泉落危磴。
孤亭上云雨,木末渺难认。
林深行渐迷,谷虚语相应。
阴壑号悲风,悬萝碍飞镫。
扫花坐寒石,意与幽事称。
崖巅记曾游,藓湿墨痕凝。
登高浩怀古,岁月如堕甑。
百年几朝昏,今昔一长凭。
道人苦将迎,颇亦厌车乘。
他时营菟裘,隙地傥可赠。
举杯酌山灵,兹语为我证。
闻思大士入定相善财童子致恭揭谛神后卫因为
幪头叠足,敛目而禅。
闻思尽处,当念超然。
不起于座,遍群生前。
如行空月,影落百川。
提孩念道,访求知识。
海山绝处,慈容忽觌。
一挽仰间,今吾非昔。
回首百城,山川历历。
大士俨若,非空非有。
毁赞莫及,孰卫孰守。
唯此力人,雄风赳赳。
是亦孔门,御侮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