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
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
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层岚(céng lán)的意思:形容山上云雾层层叠叠,景色美丽壮观。
淡冶(dàn yě)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淡泊宽厚,不争名利,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反覆(fǎn fù)的意思:来回重复,反复进行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家事(jiā shì)的意思:指家庭中的琐碎事务。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培塿(péi lǒu)的意思:培养和训练人才。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山笑(shān xiào)的意思:形容山谷中回声传出的笑声,比喻人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生翠(shēng cuì)的意思:指植物茂盛生长,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识面(shí miàn)的意思:识别人的面相和表情,以推测其内心思想和真实意图。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他家(tā jiā)的意思:指某人的家庭,也泛指某人所属的团体或组织。
微芒(wēi máng)的意思:微小的光芒或光线。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幽丽(yōu lì)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乐优美而宜人。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姿媚(zī mèi)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动人,姿态优雅迷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舟中远眺黄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识面二十年,登临才半次”表达了诗人与黄山虽有多年缘分,但实际亲临的机会却不多,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期待交织的情绪。接着,“濡雨出层岚,未曾留一字”描绘了雨后山岚缭绕的景象,仿佛大自然的笔触轻描淡写,未留下任何刻意的痕迹,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青山笑主人,何事近相易”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青山以生命,似乎在嘲笑诗人的造访过于频繁,暗示了诗人对黄山的深厚情感。接下来,“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描述了诗人在墨迹中探寻黄山的故事,仿佛每一笔都承载着黄山的千般风情。
“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中的“主人”再次指代黄山,表达诗人被黄山的幽美景色深深吸引,陷入沉思。随后,“兀然三四峰,反覆无可记”描绘了黄山的群峰兀立,变化莫测,难以一一记录其美。
“孱陵一万家,家家立生翠”展现了黄山周围村庄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接下来,“倍远倍高寒,淡冶如秋睡”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黄山随着距离的增加,愈发显得高寒而宁静,如同秋天的梦境一般。
“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回忆了诗人过去登高远眺黄山的情景,用“微芒见葱髻”形容黄山的轮廓,既细腻又生动。接着,“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描述了诗人穿越三峡,南行千里,终于见到黄山的广阔平原,表达了对黄山的向往之情。
最后,“见培塿则喜,何况发姿媚”表达了诗人见到小土丘都会感到欣喜,更何况是黄山的美丽景色。而“见色不见山,此是山三昧”则点明了黄山之美的精髓在于其色彩与意境,而非具体的山形,体现了诗人对黄山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黄山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
白浪隐帘钩,清风闻棹讴。
看人惟看影,同泛不同舟。
已出东邻里,难逢南陌头。
谁知暮潮水,半作断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