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国(ài guó)的意思:对自己的国家有深厚的感情,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和利益而奋斗。
布被(bù bèi)的意思:形容言辞、文章布局得体,合乎规矩。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密地(mì dì)的意思:指地面上的植物茂密,枝叶重叠。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失记(shī jì)的意思:忘记、遗忘。
霜威(shuāng wēi)的意思:比喻权威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威力。
乌台(wū tái)的意思:指官吏职位高而品级低,权力大而地位低下。
晓钟(xiǎo zhōng)的意思:晓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比喻警示人们及时行动或者提醒人们做某事。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董侍御在南察院住宿的一夜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环境交融。
首句“乌台清密地”,以乌台象征南察院的清幽与秘密,暗示这是一个处理机密事务的地方。接着“木榻一宵同”则点明了董侍御在此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夜晚,与木榻相伴,静思默想。
“爱国心逾赤”一句直接表达了董侍御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一切,炽热而坚定。紧随其后的“忧时话至公”,则揭示了他深夜与人交谈的内容,话题涉及国家大事,体现了他的公心与责任感。
“霜威侵布被,月色透帘栊”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霜冷月明,不仅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与肃穆,也暗示了董侍御内心的冷静与深沉。布被被霜气侵袭,月光透过帘栊洒落,营造出一种既冷峻又充满诗意的意境。
“失记三更梦,鸡声乱晓钟”则以梦境与清晨的鸡鸣和钟声作为结尾,暗示了董侍御一夜未眠,思绪万千。梦已逝去,现实中的鸡鸣与钟声打破了宁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同时也意味着他将带着昨晚的思考与感悟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侍御住宿一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高度的责任感以及面对国家大事时的冷静思考,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