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飞镜(fēi jìng)的意思:指快速行动或迅速反应。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能够(néng gòu)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有办法做到某事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园(shān yuán)的意思:山园指的是山中的园子,比喻环境幽静、景色优美的住所。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正歌(zhèng gē)的意思:指正直而有声望的歌唱家。
- 鉴赏
这首《伊川令》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溪边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独白。
“嫦娥飞镜寒光透”,开篇即以神话中的嫦娥与飞镜为引,寒光透射,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嫦娥的传说与月光的映照,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遥远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溪路明如昼”,进一步渲染了月夜下的溪流,其明亮程度仿佛白昼一般,展现出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
“数着行人影瘦”,通过观察行人的身影,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同时,“影瘦”二字,既是对行人体态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思与感慨。
“高卧如何能够”,这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如此美好的月夜景色中,诗人却难以“高卧”,似乎有难以排解的心事或责任在身,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无奈。
“萧萧吹鬓风骤”,风吹过诗人的鬓发,带来一阵急促的凉意,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或心境转变的瞬间,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若教偃仰在山园,正歌罢、挑灯看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山园中悠闲自得,一边歌唱,一边挑灯绣花。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宁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谐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整体而言,《伊川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