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伊川令》
《伊川令》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押[宥]韵

嫦娥飞镜寒光透。溪路明如昼。数着行人影瘦。

高卧如何能够萧萧吹鬓风骤。

若教偃仰山园正歌罢、挑灯看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飞镜(fēi jìng)的意思:指快速行动或迅速反应。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能够(néng gòu)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有办法做到某事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园(shān yuán)的意思:山园指的是山中的园子,比喻环境幽静、景色优美的住所。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正歌(zhèng gē)的意思:指正直而有声望的歌唱家。

鉴赏

这首《伊川令》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溪边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独白。

“嫦娥飞镜寒光透”,开篇即以神话中的嫦娥与飞镜为引,寒光透射,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嫦娥的传说与月光的映照,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遥远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溪路明如昼”,进一步渲染了月夜下的溪流,其明亮程度仿佛白昼一般,展现出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

“数着行人影瘦”,通过观察行人的身影,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同时,“影瘦”二字,既是对行人体态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思与感慨。

“高卧如何能够”,这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如此美好的月夜景色中,诗人却难以“高卧”,似乎有难以排解的心事或责任在身,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无奈。

“萧萧吹鬓风骤”,风吹过诗人的鬓发,带来一阵急促的凉意,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或心境转变的瞬间,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若教偃仰在山园,正歌罢、挑灯看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山园中悠闲自得,一边歌唱,一边挑灯绣花。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宁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谐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整体而言,《伊川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奉和廖教授相过不遇之作

一月同舟忆纵谈,归来烟水隔西南。

几回风雨珠林渡,虚负先生问草庵。

(0)

余以官满赴京十一月十四日出北平顺承门赋六言绝句八首·其三

君恩禄秩侈矣,子道鼎烟缺然。

过家上冢何日,携书入觐今年。

(0)

东园课瓜菜十绝·其六

斸雨迷漫种,排烟羃历生。

谁能为溉釜,吾意欲烹羹。

(0)

夜半

野人种秋麻,赤日畏炎夏。

夜半起呼牛,扶犁月明下。

(0)

古意六首·其四

数日潮头小,南船信不通。

夜来月有晕,今日定回风。

(0)

和陈敬则寄赠二首·其二

怜君壮岁好容颜,肥遁高情不可攀。

放棹有时歌绿水,持杯长日对青山。

芙蓉亭馆秋风早,杨柳池塘夜月閒。

吟取新诗三百首,遗音犹许继重删。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