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仲勉之官云南·其三》
《送仲勉之官云南·其三》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襁褓兄弟,廿载相扶将

自为仕宦驱,乃各天一方。

吾归汝却出,欢短悲日长。

无由奉车杖,梨枣况母傍。

六人近存半,叔兮髭亦霜。

暂同镜中影,断雁犹成行

期汝以五年,听泉还对床

吾衰总汝待,毋倚身健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对床(duì chuá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同一床上睡觉,也可引申为同一屋檐下生活。

扶将(fú jiāng)的意思:扶持、提拔有才能的人

健强(jiàn qiáng)的意思:健康而强壮,形容人的身体强健。

梨枣(lí zǎo)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或人物混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襁褓(qiǎng bǎo)的意思:指婴儿的衣裳,比喻保护和呵护。

仕宦(shì huàn)的意思:仕宦是指担任官职,从事政务。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倚身(yǐ shēn)的意思:依靠、依赖、倚仗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送仲勉之官云南(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家赴任的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襁褓为兄弟,廿载相扶将”,描绘了兄弟二人自幼相伴成长的情景,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自为仕宦驱,乃各天一方”两句,点明了兄弟各自为了仕途奔波,如今不得不分道扬镳,各自远行,表达了对兄弟分别的不舍之情。

“吾归汝却出,欢短悲日长”两句,通过对比归家的短暂欢乐与离别的长久悲伤,进一步深化了对兄弟分别的哀愁。接下来,“无由奉车杖,梨枣况母傍”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无法陪伴母亲身边而产生的内疚感,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挂念。

“六人近存半,叔兮髭亦霜”两句,通过家庭成员的现状,反映了岁月的无情流逝,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迈叔父的关怀。接下来,“暂同镜中影,断雁犹成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兄弟虽分离,但心仍相连,如同镜中倒映的影像,即使分离,也像失散的大雁依然保持队形,象征着兄弟间的情感纽带。

最后,“期汝以五年,听泉还对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未来五年后能再次相聚的期待,希望那时能一起听泉声,共眠一床,共享天伦之乐。而“吾衰总汝待,毋倚身健强”则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的关心和期望,希望弟弟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不要过于依赖身体的健康,要懂得照顾自己,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夜归

市桥灯火未阑珊,一簇人家树影间。

想把神仙争羡我,不知我正羡渠閒。

(0)

使北·其一

自说家乡古相州,白麻风旨出狂酋。

中书尽出降元表,北渡黄河衣锦游。

(0)

句·其二

景龙只是当时路,不见金钱打著人。

(0)

夏日观农

行行旷野间,田家功正甫。

老农谓予言,此中情难数。

焦枯虑连旱,阴损虑积雨。

插莳复耕耘,酷日无从拒。

岂不爱四肢,望岁忘其苦。

但愿庆丰年,得给人三釜。

(0)

句·其三

金马玉堂惭我辈,青衫白发念君迟。

(0)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其三

尝记寻芳到习池,攀条频认去年枝。

晓穿曲径千林去,晚度危桥一木支。

不避春寒来得得,只缘人望故迟迟。

无钱可办罗浮醉,报答春光只有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