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六》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六》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风回荔萝香,意与尘气别。

杳杳云际钟,皎皎上月

触焉感幽处,蜡屐明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气(chén qì)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景象,比喻尘土飞扬、嘈杂喧闹的场面。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夜景的画面。"风回荔萝香,意与尘气别"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身处自然之中,与花香共鸣的情怀。"杳杳云际钟,皎皎松上月"则是对夜晚山中景色的描绘,其中钟声从云间传来,月光映照在松树之上,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诗人通过"触焉感幽处,蜡屐俟明发"一句,表达了对山中幽深处的感悟和等待天亮的心境。这里的"触焉"意味着轻轻地接触到那种超然的意境,而"蜡屐俟明发"则是说诗人在黑暗中静坐,期待着黎明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山月、云钟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夜晚幽深处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澄明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小吴园

临水开门径,关防俗子来。

竹添当户笋,梅老靠墙枝。

岚气侵衣袂,湖光媚酒卮。

主人全谢客,时遣鹤相随。

(0)

蔡司业争公议而去诗以送之

此举朝廷系重轻,先生直以去为荣。

但令天下无邪党,不愿吾曹有令名。

模楷昔曾宗李氏,搢绅今尽说阳城。

是非公论从来定,少待前头风浪平。

(0)

倚栏

倚栏商好句,云散海山青。

风急天无恙,人惊心地灵。

潮头迎日月,帆片落沧溟。

夜静涛声息,龙吟得细听。

(0)

张巡庙

说著睢阳胆已倾,单师曾此控孤城。

一身肯作偷生计,千古长留不死名。

庙飨毋忘艰食日,庭松犹学战时声。

祠前碑记无寻处,赖有唐书为发明。

(0)

次韵送黄耑玉归莆

主人情分熟,客兴未应阑。

从古知心少,只今行路难。

吟身霜竹瘦,归梦早梅寒。

若见潜夫说,官清贫亦安。

(0)

长人诗

裙长难掩膝,绝似汉金人。

楼志幻全体,天丁现后身。

眼高倾四海,力大引千钧。

手挽银河水,来涓衣上尘。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