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
《出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濛濛吹湿汉衣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契丹(qì dān)的意思:契丹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也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中的互相信任和约定。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注释
涿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河北省。
沙上:沙滩上。
饮:饮酒。
盘桓:徘徊,逗留。
舞:舞蹈。
《春风小契丹》:可能指一种舞蹈或乐曲的名字,契丹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
塞雨:边塞地区的雨。
燕:燕子。
泪落:落下眼泪。
汉衣冠:汉人的衣帽,这里代指汉人。
翻译
在涿州的沙滩上徘徊,观赏着《春风小契丹》的舞蹈。
边塞的雨巧妙地催促着燕子落下泪水,湿润了汉人的衣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萧瑟景象和士兵们在沙地上饮酒观舞的情形。开篇“涿州沙上饮盘桓”一句,通过对饮酒的具体场合——沙地上的盘桓(一种古代的酒具),生动地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豪放与粗犷。

紧接着,“看舞《春风小契丹》”一句,透露出士兵们在荒凉的边关中,仍能享受到文艺之美——观看女性跳舞的情景。《春风小契丹》作为乐曲名称,不仅传递了节日的欢愉气氛,也映照出军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塞雨巧催燕泪落”一句,通过“塞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边塞特有的萧瑟气氛,而“燕泪”则常用来形容春日或秋日的细雨,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不舍。雨水似乎也在为即将分别的人们送行,增添了一份别离的情感。

最后,“濛濛吹湿汉衣冠”一句,则通过“濛濛”的形容词,渲染出细雨绵密、连绵不断的氛围。诗人巧妙地用“汉衣冠”来指代边塞士兵,这些被细雨浸湿的服饰,不仅是实景描写,也象征着士兵们在严酷环境中的坚守和不屈。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与听觉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边塞军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远方亲人、故土和平常生活的深切思念。同时,这种情感的表达也反映出诗人王安石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情怀与文学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其一

望后月不落,偏于水底明。

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

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

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

(0)

蚤谒景灵宫闻子规

帝里都无个里宽,苑深地禁到应难。

蔚然绿树去天近,上有子规啼月残。

便觉恍如还故里,不知闻处是长安。

野蔷薇发桐花落,孤负南溪老钓竿。

(0)

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

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

万事向侬冰与炭,一生行役雨和风。

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

河伯喜欢侬苦恼,并将恩怨恼天公。

(0)

舟中小雨

漠漠轻寒粟晓肤,酴醾半落牡丹初。

颠风无赖难拘管,小雨多情为破除。

半世光阴行路里,一年春事客愁馀。

浙西尚远江西在,何日章江买白鱼。

(0)

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

晚日黄犹暖,寒江白更清。

远山冲岸出,钓艇背人行。

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

大鱼不相报,拨剌得吾惊。

(0)

纪闻悼旧

莫说湘南寺,令人绝痛渠。

中间缘国论,偶似绝交书。

衫短枯荷叶,墙高过笋舆。

人生须富贵,富贵竟何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