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仙(de xiān)的意思:指人得到神仙的指点或庇佑,使得自己的学识、技艺或境界突飞猛进。
遁藏(dùn cáng)的意思:逃避或隐藏自己,不愿面对现实或责任
封豕(fēng shǐ)的意思:比喻封建社会中对异议者的镇压和打击。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虎虎(hǔ hǔ)的意思:形容威武强大,威风凛凛。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入口(rù kǒu)的意思:指进入某个地方或领域的通道或门户。
食封(shí fēng)的意思:指吃人家的东西,却反咬一口。
驯良(xùn liá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经过训练或教育后,性情温顺、听话顺从。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祭虎二首(其二)》。诗中以祭祀老虎为引子,探讨了人与虎的关系。首句“祭虎虎何功”质疑老虎的狩猎能力,是否真的对人类有所贡献。接下来“云能食封豕”暗示老虎可能被过分神话,说它能捕获大野猪。
“封豕善遁藏”描述封豕(大野猪)善于隐藏,暗示老虎的捕猎并非易事。然而,诗人通过“充觞得仙麂”这一转折,将话题转向了意外收获,即在捕猎失败后,反而得到了仙麂,这可能是象征性的收获,也可能是对生活的某种哲理反思。
“仙麂虽驯良,入口那复吐”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即使得到看似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或失去。最后两句“虎去不复来,居然暴禾黍”则揭示出,老虎的离去并未带来长久的安宁,反而暴露了农田的脆弱,使得庄稼受到破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祭祀老虎的故事,隐喻了世事无常和生活中的得失,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安怀古
萧王积甲事空传,子晋吹笙去不还。
千里荒芜山色在,百年兴废水声间。
雉飞陇麦新耕地,花落丛祠旧战关。
旅宦远游仍吊古,苦无樽酒奈愁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