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十八首,由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诗中通过描述食物的滋味与选择,隐喻人生哲理。
首句“适口滋甘是处生”,意为适合口味的美味在各处都能找到。这里的“滋甘”指的是美味,而“是处生”则强调了美味的普遍性和易得性,无论在何处都能寻觅到。
次句“酸咸得诀有馀清”,进一步阐述了食物的味道与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酸和咸是基本的味觉元素,“得诀”意味着找到了辨别和欣赏这些味道的关键。这句诗暗示了通过品味不同的酸咸之味,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清新感和满足感。
后两句“何须越国求珍错,狗欲伤身长嗜萌”,则从食物的选择扩展到了人生的抉择。前半句“何须越国求珍错”意味着不必远赴他乡去寻找稀有珍贵的食物,暗含了人生追求不应过于远离现实,而应珍惜身边的一切。后半句“狗欲伤身长嗜萌”则以比喻的方式警告人们,过分追求欲望(此处的“萌”可理解为欲望的萌芽)可能会导致自我伤害,如同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徒劳无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食物的探讨,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珍惜眼前,不过度追求虚幻的珍奇,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渡江云.彊村先生沪上书来询游约,且为词以促之。敬酬一解
晴空分海翠,举头见月,怅望两天涯。
素心尘事少,甚处相携,有约便移家。
东篱旧色,爱晚节、同采秋华。
千万输、买邻无计,淡淡始怜花。欢赊。
吴云东驻,岭雁南回,指沧洲如画。
凭寄情、腴秋鲈脍,深棹蒹葭。
年时梦向今宵说,对满庭、花影阑斜。
良会永,因循去日休嗟。
绛都春.樱桃
芳春忆渺。到结子成阴,偏伊能早。
画槛绣帘,休写来禽,招啼鸟。
枝头密网千丝护,为柳絮、随风轻袅。
露香星灿,生成艳冶,溜圆娇小。
还遣朱唇掩映,看腻红一撚,愁被花恼。
金屋妆成,宫锦新裁,衣衫袅。
风光须让淮南占,去说与、离支闽峤。
那堪樊素,情深累人梦绕。
烛影摇红.腊月二十夜大雪归自四印斋作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
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赢得尘襟暂濣。
甚清寒、天涯未惯。料量青鬓,几许霜华,角声休唤。
风雪年年,旧吟春事成依黯。
素娥深锁冻云低,幽恨凭谁管。不恨琼楼自远。
恨华年、无端暗换。怎生消受,明日旗亭,鹔鹴须典。
苏武慢.寒夜闻角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
情高转抑,思往难回,悽咽不成清变。
风际断时,迢递天街,但闻更点。
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
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閒庭院。
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
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
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垂杨.送陈百生北游
偷弹老泪。向短亭话别,兰舟重舣。
韵咽寒箫,断肠听到篷窗底。渔滩风定芦花起。
破霜色、天涯行李。晚来潮催送秋心,共故人千里。
犹记题诗旧邸。染京洛暗尘,醉春游骑。
戍鼓惊秋,梦魂还渡桑乾水。连村黄叶围残垒。
雁声在、斜阳红里。何时一笛山楼,杯共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