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事(cháo shì)的意思:朝廷的事务,指政治事务或朝庭之事
从龙(cóng l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原有的势力、背叛原来的朋友,投靠更有权势的人。
大农(dà nóng)的意思:指农民大举耕种,努力生产。
但歌(dàn gē)的意思:指以歌颂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也可指歌颂的内容。
歌钟(gē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越。
国中(guó zhōng)的意思:国家的中央,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军需(jūn xū)的意思:军队所需的物资和供给。
阃外(kǔn wài)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失去权力、地位或被贬谪出京城。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五等(wǔ děng)的意思:形容等级差别很大,差距很大。
指马(zhǐ mǎ)的意思:指出马匹的特点或优点。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吴伟业的《读史杂感》中的片段,主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军事策略和国家治理的看法。首句“莫定三分计”暗示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智谋,但诗人认为不应过分依赖预先策划;“先求五等封”则可能指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强调了实际功绩的重要性。
第二句“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进一步阐述了军事指挥的灵活性,国君应以将领的能力为重,而非拘泥于形式。“国中”指国内,“阃外”指疆场,这里暗指将领如龙,能征善战。接下来,诗人指出朝政决策应交给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军需供应则依赖于财政部门(大农)。
最后两句“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描绘了一幅相对安逸的景象,淮南地区(今安徽一带)在和平时期,幕府中的官员们只知歌舞升平,没有战争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时朝廷过度依赖封赏和忽视军事实力的弊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君恩浩荡似阳春,合浦何如在海滨。
莫趁明珠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