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杂(bù zá)的意思:纯粹不杂乱,简单明了。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极图(jí tú)的意思:形容事物极端、极致的样子。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太极(tài jí)的意思: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中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力量,即阴和阳。太极哲学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外用(wài yòng)的意思:指用在外面,不在内部。也指用在外部的,不用在内部的。
象外(xiàng wài)的意思:超出、远离
心虚(xīn xū)的意思:心里有所隐瞒或有愧疚感。
用工(yòng gōng)的意思:指雇用劳动力或利用人力资源。
中元(zhōng yuán)的意思:中元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魂的节日。
太极图(tài jí tú)的意思:太极图是指太极拳中的图形,也泛指一种以阴阳相互转化为基础的哲学概念。
用工夫(yòng gōng fū)的意思:用心、下功夫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薛瑄所作的《观太极图二首》中的第一首,通过“敛襟坐久此心虚,静看濂溪太极图”这两句开篇,展现了作者在静坐冥想中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敛襟坐久此心虚”,描绘了作者在长时间的静坐中,内心逐渐平静下来,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这里的“敛襟”意味着收敛心神,摒弃杂念,通过长时间的静坐,使心灵得以净化,达到内心的虚空状态。这种境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被认为是接近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理想状态。
“静看濂溪太极图”,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道家核心理念的理解。濂溪,即周敦颐,北宋著名的理学家,被尊称为濂溪先生。太极图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象征符号,代表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和规律。通过“静看”这一动作,作者表达了对太极图中蕴含的宇宙真理的深入思考和领悟。在这里,“静”不仅是身体上的静止,更是心灵的宁静,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洞察到事物的本质,理解宇宙运行的奥秘。
后两句“理在象中元不杂,莫于象外用工夫”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总结。作者认为,道理(理)存在于事物的现象(象)之中,并且是纯净无杂的,不需要在现象之外寻找或加工。这强调了直接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即通过直观感受和内在领悟来把握真理,而不是依赖于外在的分析或理论构建。这种观点体现了道家哲学中重视直觉和内省的思想,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强调了静心观察、直接体验以及内在领悟的重要性,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次精妙诠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夏郊行
小砚孤吟恐作愁,长堤曳杖且闲游。
破云山踊千螺翠,经雨波涵一镜秋。
粔籹青红村步市,阑干高下寺家楼。
去年此日君知否,十丈京尘没马头。
西村晚归
小坞花垂尽,平堤草次迷。
日长莺语久,风定絮飞低。
子响闻棋院,舟横傍钓溪。
归途不知处,依约埭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