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威(bīng wēi)的意思:指军队的威武和威力,也可以用来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飞捷(fēi jié)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茂勋(mào xū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才兼备的人。
民心(mín xīn)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意、民众的情感。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朔庭(shuò tíng)的意思:指北方的庭院,代指寒冷、荒凉的地方。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宪节(xiàn jié)的意思:指守护宪法、法律的节操和原则。
妖星(yāo xīng)的意思:指邪恶的人或事物,比喻具有破坏力的存在。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桑榆暖(sāng yú nuǎ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时刻,意味着黄昏时分。也用来形容人的年龄或事物的时光逝去。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次韵送左都宪廷珍巡抚大同》以边塞景象和寓意为背景,表达了对左都宪廷珍出巡大同的期许与祝愿。首句“旄头昨夜坠妖星”借天象隐喻战事的紧张,暗示敌人的败象;“宪节东移向朔庭”则象征朝廷权威向东推进,显示廷珍出巡的重要性和使命。
接下来,“万里兵威开虎镇”描绘了大军威势如猛虎下山,驻守边境的庄重气象,“一天霜气扫鲲溟”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北地严寒与军事行动的果断有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边疆稳定和胜利的期待。
“民心拟乐桑榆暖”表达了百姓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如同晚年的阳光般温暖,“战血从沾草木腥”则揭示战争的残酷,但为了国家和百姓,将士们甘愿付出。
最后两句“不日玉关飞捷奏,茂勋应入太常铭”预祝不久将传来捷报,廷珍的功绩将被载入史册,赞美了他的英勇和功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又寓含了深沉的家国情怀,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同时也寄予了对戍边将领的鼓励与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