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湘 中 将 入 蜀 留 别 诸 友 唐 /齐 己 巾 舄 初 随 入 蜀 船 ,风 帆 吼 过 洞 庭 烟 。七 千 里 路 到 何 处 ,十 二 峰 云 更 那 边 。巫 女 暮 归 林 淅 沥 ,巴 猿 吟 断 月 婵 娟 。来 年 五 月 峨 嵋 雪 ,坐 看 消 融 满 锦 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峨嵋(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
风帆(fēng fān)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找到转机,摆脱困难和困境。
归林(guī lín)的意思:指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锦川(jǐn chuān)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来年(lái nián)的意思:指明年、下一年。
那边(nà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说话人的地方或方向。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巫女(wū nǚ)的意思:指迷信中的女巫,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巫术般的技能或手段。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消融(xiāo róng)的意思:消融指的是物质在高温下融化或溶解,也可以比喻人的情感或态度发生变化。
吟断(yín duàn)的意思:吟咏到一半突然中断,形容文才或艺术技巧未能完全展示。
猿吟(yuán yín)的意思:指猿猴的吟唱声,比喻音乐声或诗歌声非常美妙动听。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十二峰(shí èr fēng)的意思:指十二个山峰,比喻众多人才或者人才辈出。
- 注释
- 巾舄:古人出行所戴的头巾和所穿的鞋,这里代指行人。
蜀船:前往蜀地的船只。
洞庭烟:洞庭湖上的云雾,形容景色朦胧。
七千里路:形容路途遥远。
十二峰:特指巫山十二峰,位于长江三峡附近,风景秀丽。
那边:彼岸,远方。
巫女:指神话中的巫山神女,常与自然景象相联系。
淅沥:形容风雨声或其他轻微的连续声音。
巴猿:巴地(今四川东部地区)的猿猴,以其哀鸣著称。
月婵娟:美丽的月亮,这里喻指月夜美景。
来年五月:次年的五月。
峨嵋雪:峨眉山的雪景,峨眉山是中国著名雪山之一。
锦川:可能指四川境内的河流,因其美丽如锦缎般而得名,这里泛指美丽的河流。
- 翻译
- 初次跟随乘船进入蜀地,风帆呼啸穿过洞庭湖上的云雾。
这七千里的路程将到达何方?翻过那十二座山峰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傍晚时巫山神女归来,林中响起淅沥声响,巴地的猿猴在皎洁的月光下哀鸣直至中断。
待到来年的五月,峨眉山上的雪景,我将静坐观赏它们融化,汇入锦川的美景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行经洞庭湖,准备进入蜀地的壮丽景象。诗中“巾舄初随入蜀船”一句,设定了行程的起点,通过“风帆吼过洞庭烟”,展现了动态中的激烈场面,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速度。
"七千里路到何处,十二峰云更那边"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好奇和向往,同时“十二峰”指的是成都平原附近的山峰,这里的“云更那边”则是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接下来的"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一句,以巫女和巴猿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与和谐共存的氛围。这里的“巫女”指古代掌管宗教仪式的人,而“巴猿”则是古人对某种猿类动物的称呼,这两者在诗中共同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夜晚场景。
最后,“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景象的憧憬和期待。这里的“峨嵋雪”指的是五岳之一的峨眉山在夏季仍有积雪的情景,而“坐看消融满锦川”则是对未来的美景所做的美好设想,预示着诗人对蜀地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