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朝光(cháo guāng)的意思:指早晨的阳光,也比喻新的希望、新的事物。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当庭(dāng tíng)的意思:指在法庭上当场宣判或裁决。
独秀(dú xiù)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独自卓越,无人能及。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画眉(huà méi)的意思:指人为了美化自己的容貌而修饰眉毛,比喻虚饰外表,掩盖本质。
就手(jiù shǒu)的意思:就手指的是迅速抓住机会或者处理事情,不拖延,立即行动。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连袂(lián mèi)的意思:手拉手,肩并肩地一起行动。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蒲萄(pú táo)的意思:形容人们因贪婪而争夺不休,或形容事物无法平均分享。
牵衣(qiān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的衣服,表示关系亲密或紧密相连。
秦家(qín jiā)的意思:指秦朝的家族或后代,也泛指权贵家族。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上朝(shàng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级官员上朝参加政务。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相乱(xiāng luàn)的意思:形容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一茎(yī jīng)的意思:指一根植物的茎,形容事物的数量极少。
莺娇(yīng jiāo)的意思:形容女子娇美婉转的声音或姿态。
枝分(zhī fēn)的意思:分散,分开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注释
- 袅袅:形容藤蔓细长。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
作林:形成树林。
独秀:独自开花。
庭心:庭院中心。
分作:分散成为。
满庭阴:充满庭院的阴凉。
迟迟:形容春日阳光慢慢移动。
半:西斜。
离离:形容光影疏落。
玩:欣赏。
莺娇:黄莺娇媚。
不畏人:不怕人靠近。
蛾飞:蝴蝶飞舞。
自相乱:各自乱飞。
秦家女儿:虚构的人物或故事中的女子。
爱芳菲:喜爱花草。
画眉:鸟名,此处可能象征女子的伴侣。
采葳蕤:采摘繁花。
红须:红色花朵。
牵衣:钩住衣服。
朝光:早晨的阳光。
暝鸟:傍晚的鸟儿。
连袂:挽着手臂。
踏歌:边走边唱歌。
香气:花香。
逐人归:随着人们回家。
- 翻译
- 长长的藤蔓延伸数丈,青翠却未成林。
一株独自盛开在庭院中央,数枝分散遮蔽了整个庭院。
春日漫长,阳光即将西斜,庭院光影斑驳正好赏玩。
枝头黄莺娇俏不怕人,叶子底下蝴蝶纷飞乱舞。
秦家的女儿喜爱芬芳,与画眉鸟一同采摘繁花。
高处的红花伸手可摘,低处的绿刺却勾住了衣裳。
葡萄架上晨光充足,杨柳园中暮鸟归巢。
众人挽着手臂踏歌而行,花香随风飘散,伴人归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庭园景象,通过对花草树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袅袅长数寻,青青不作林。" 这两句开篇便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庭园中植物的姿态,"袅袅"形容细长的枝条,"青青"则是对色彩的描绘,这些词语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也透露出一种淡远的情怀。
"一茎独秀当庭心,数枝分作满庭阴。" 这里具体描写了一种植物(可能是蔷薇),它在庭院中独立地展现自己的姿态,而多余的枝条则为庭院带来满园的绿荫。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寂寞与自得。
"春日迟迟欲将半,庭影离离正堪玩。" 这两句通过时间和光影的变化,传达了一天中最美好时刻的宁静与惬意。这是诗人对春日美景的一种享受,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庭院中的生灵活动,以及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枝上莺娇不畏人,叶底蛾飞自相乱。" 这里展示的是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莺鸟在枝头歌唱,蛾虫在叶间穿行,这些细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秦家女儿爱芳菲,画眉相伴采葳蕤。" 这里出现的人物形象,可能是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或是对特定情感的表达。在这里,"秦家女儿"与"画眉"相伴,共同去采集庭院中的花朵,这既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一种淡雅的情愫。
最后几句则以更加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晚景。"高处红须欲就手,低边绿刺已牵衣。" 这里的"红须"和"绿刺"都在强调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蒲萄架上朝光满,杨柳园中暝鸟飞。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 这几句通过对光线、植物和小动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春日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离别与归家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呈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在内容上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