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哀 韩 君 表 无 文 编 宋 /晁 说 之 少 师 名 德 振 鵷 鸾 ,孙 子 何 为 短 羽 翰 。不 使 功 名 藏 竹 间 ,宜 留 文 字 後 人 看 。六 丁 取 去 嗟 韩 第 ,七 子 亡 来 恨 建 安 。赖 有 上 公 曾 塔 葬 ,多 情 无 用 涕 丸 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建安(jiàn ān)的意思: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六丁(liù dīng)的意思:指人的六根都没有掌握好,没有修养。
名德(míng dé)的意思:指有名望和品德高尚的人。
七子(qī zǐ)的意思:指七个儿子。
上公(shàng gōng)的意思:指人民群众对官员的尊敬和敬仰。
少师(shǎo shī)的意思:指学生在学习时,师傅教导有方,学生能够以少的时间和精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羽翰(yǔ hàn)的意思:指文学才能或文人身份。
竹简(zhú jiǎn)的意思:指古代用竹子制作的书写材料,比喻简单而又清晰的文字。
- 翻译
- 少师的名声如同振翅高飞的鹓鸾,孙子为何却未能展翅飞翔。
他不让自己的功绩和名声埋没在竹简之中,而是希望留给后世阅读。
像韩愈那样才华被六丁神取走,建安七子的遗憾令人惋惜。
幸好有尊贵的上公曾以塔葬的方式留存了他的文集,深情无处寄托,只能让泪水流淌。
- 注释
- 少师:古代官职,指学问渊博的老师。
振鹓鸾:比喻声望高、品德出众。
竹简:古代书写材料,此处代指书籍。
后人看:留给后代阅读。
六丁:神话中的星宿名,此处象征天意或命运。
韩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此处借指才子。
七子:指建安时期七位著名诗人,如曹植等。
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繁荣时期。
上公:古代高级官员。
塔葬:以塔作为墓葬形式,表示对文人的尊重。
涕汍澜:形容泪水滚滚,极度悲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对已故友人韩君表的哀悼之作。诗中以"少师名德振鹓鸾"开篇,赞扬韩君表的高尚品德如同高贵的鹓鸾鸟,暗示其才学出众。接着,诗人惋惜韩君表未能将功名永载史册,只能留在竹简之上,表达了对他的才华未得充分展现的遗憾。
"不使功名藏竹简,宜留文字后人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韩君表的文字价值,希望他的著作能流传后世,供后人景仰。接下来,诗人借"六丁取去"和"七子亡来"的典故,表达对韩君表英年早逝的悲痛,以及对建安时期才子凋零的感慨。
最后,诗人欣慰地提到韩君表有幸得到上公的厚葬,但仍免不了为他的离世而感伤流泪,"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汍澜",流露出深深的哀思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表达了对韩君表的敬仰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哀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张文潜输麦行寄滁守魏彦成
琅琊山青让泉白,上计使君封瑞麦。
田家煮麦烧秸忙,一笑相煎何太迫。
醉翁亭上绿缥囊,亭前庾积蟠蛇冈。
家家输送不扫场,谓取我廪金斗量。
剩钱沽酒追良伴,使君莫数星霜换。
愿君容我借三年,他日万钱供一饭。
山头飞雉鸣朝日,哺我老翁张射毕。
谁言田舍漫蹉跎,轻裘年少每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