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祷雨(dǎo yǔ)的意思:祈求雨水的降临。
得舆(de yú)的意思:获得名誉和声望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方伯(fāng bó)的意思:方伯是指古代官职中的地方长官,也泛指地方上的官员。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民天(mín tiān)的意思:指人民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强调人民的力量和地位。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田苗(tián miáo)的意思:
禾苗。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行于大道》:“田苗不起,囷仓虚空。”《宋史·河渠志五》:“﹝ 程昉 等﹞逼人夫夜役,践蹂田苗,发掘坟墓,残坏桑柘,不知其数。”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锄了田苗,种了菜蔬,老做庄家小做屠。”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嫌(wú xián)的意思:没有嫌隙、没有怨恨。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舆人(yú rén)的意思:指公众的舆论或言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陈方伯的官员在雨季中为百姓祈雨的情景。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陈方伯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首句“祷雨无嫌得雨迟”,表达了陈方伯在干旱时节为百姓祈求雨水的心愿,并不因雨水来得迟缓而感到不满或嫌弃,展现了他耐心与坚持的精神。接着,“田苗犹是发生时”一句,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田间作物尚未完全成熟之时,雨水的到来也显得尤为关键。
“分明听得舆人颂”,描绘了民众对陈方伯行为的赞誉之声,表明他的努力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感激。最后,“方伯忧民天地知”一句,将陈方伯的高尚品德提升至天地共鉴的高度,强调了他的行为不仅关乎人间福祉,更体现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官员陈方伯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系百姓、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他所获得的民众认可与天地间的公正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谭太玄诸昆仲
金吾胜赏几经过,文采风流意若何。
家有新声传乐谱,人操彩笔当雕戈。
三千珠履迎仙客,十二瑶环学翠娥。
霓羽差池翻燕子,云璈宛转调莺歌。
兰阶香蔼浮银蜡,梅坞春深寂玉珂。
璀璨珠旒垂月丽,飘飖绣带舞风和。
六街霞绕欢犹聚,五漏声残醉尽酡。
乡里祇今羡韦杜,华阳宁用说高轲。
最怜唱罢骊驹后,从此花前忆绮罗。
送任白甫孝廉应试
揭竿趣灌渍,所得仅鲋鲵。
小说干县令,大达亦已迂。
东海有大鱼,奋鬣扬其鬐。
白波荡若山,燀赫千里披。
何人具六物,临渊空自嗤。
吾闻任公子,天钩蹲会稽。
向来苦何得,旦旦常垂缁。
一朝大鱼来,蹈没离腊之。
得食惊属厌,浙东遍苍梧。
小大固有适,穷通亦其时。
笑彼轻才士,浪苦徒奚为。
宿伏城驿怀乐羊子
中山仍古道,乐羊屹遗祠。
祠前苍松柏,郁郁含芳滋。
下有千岁苓,上有千尺丝。
邑人比甘棠,因以结遐思。
忆昔魏文侯,任贤如渴饥。
盈盈箧中书,弃捐不复疑。
所以乐羊生,感君国士知。
爱子乃天性,啜羹甘如饴。
用能辅霸功,声绩云霄驰。
后来相遇难,狗兔多嘘嘻。
汉高称豁达,淮阴含酸悲。
唐宗亦磊落,玄成终仆碑。
何如魏君臣,一心亘相期。
鸿图迥赫奕,青史光陆离。
我来探古迹,聊以托陈词。
霜风吹素襟,老鹤鸣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