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辨口(biàn kǒu)的意思:明辨是非,辨别真伪
成连(chéng lián)的意思:指人的成就或地位连续不断地提高。
澹泊(dàn bó)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争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枯桐(kū t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枯萎、不景气或人才荒度的情况。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偶坐(ǒu zuò)的意思:指偶尔坐下休息或闲谈。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升降(shēng j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上升和下降。
时世(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社会环境。
素琴(sù qín)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装饰的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纯正,没有虚伪的外表。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悦耳(yuè ěr)的意思:指声音或音乐美妙动听,令人愉悦的意境或感觉。
钟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定时间;约定的期限
- 鉴赏
这首诗《弹琴》由清代诗人张梁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藤萝之下,手持素琴,弹奏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音乐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
首句“偶坐藤萝下”,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坐在藤萝之下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自然的氛围。接着,“挥手弄素琴”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弹奏古琴。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弹琴,暗示了他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表达的愿望。
“我琴不悦耳,能作澹泊音。”诗人坦诚地表示自己的琴声可能并不悦耳,但能够传达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追求的并非外界的认可或赞美,而是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本非求人知,我自写我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弹琴的目的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自我表达的纯粹性,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深刻理解。
“钟期既已亡,成连谁能寻?”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伯牙,将理想的听众比作钟子期,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音乐与情感的人的渴望。
“岂徒桑与濮,六代趋荒淫。”这一句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批评了过去某些时代的奢靡与荒淫,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精神追求的坚持。
“时世有升降,性情无古今。”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的本性与情感是永恒不变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抚兹枯桐枝,欲辨口若喑。”诗人抚摸着古老的桐木琴弦,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却仿佛失去了声音,这象征着在现实世界中,真正的自我表达往往难以实现。
最后,“罢琴人寂然,明月窥疏阴。”描述了诗人结束弹奏后,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明月透过稀疏的树荫,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自我表达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文政禅者
古有焦桐音,听寡不在弹。
古有阳春曲,和寡不在言。
言兮牙齿寒,未极离微根。
弹兮岁月阑,未尽升沉源。
少休几坐花木落,庾岭独行天地宽。
因笑仲尼温伯雪,倾盖同途不同辙。
麟兮凤兮安可论,许兮巢兮复何说。
秋光澄澄蟾印水,秋风萧萧叶初坠。
送君高蹈谁不知,如曰不知则为贵。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