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范模(fàn mó)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等方面具有模范作用的榜样。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敢自(gǎn zì)的意思:敢于自我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孩乳(hái rǔ)的意思:指孩子吃奶。也比喻一切最初的事物。
济功(jì gōng)的意思:帮助、救济、扶持功绩。
今兹(jīn zī)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开觉(kāi jué)的意思:指解除疑惑,觉悟开启。
旷济(kuàng jì)的意思:形容众多、繁杂。
迷人(mí r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吸引力,令人着迷。
妙色(miào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美丽、绚丽多彩。
年行(nián xíng)的意思:指年龄增长,行为举止成熟稳重。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人外(rén wài)的意思:指超出常人之外的人物或事物,形容非凡或超乎寻常。
日常(rì cháng)的意思:指平时、常常发生的事情或平凡的日子。
刹土(shā tǔ)的意思:刹土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停止扩展、暂时中断或限制某种行为或活动。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双林(shuāng lín)的意思:指两个森林相连,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过。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相好(xiāng hǎo)的意思:指彼此感情深厚、相互关心、亲密无间的朋友或亲人。
心净(xīn jìng)的意思:指心灵纯净,没有杂念和烦忧。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行苦(xíng kǔ)的意思:指遭受艰辛,努力奋斗的意思。
阎浮(yán fú)的意思:阎浮是佛教中的一个名词,指地狱的一种。成语“阎浮”引申为形容非常黑暗恶劣的环境或处境。
智珠(zhì zhū)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珠河(zhū hé)的意思:珠河是指像珍珠一样的河流,比喻美丽的河流。
- 鉴赏
这首诗《释迦如来出山像赞》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是对释迦牟尼佛出山像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哲理,展现了对佛祖形象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开篇即点明佛的庄严形象并非实体,而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强调了佛的无边法力和普遍真理。
“阎浮未下,双林已睹”,通过对比人间与佛国,表达了对佛国净土的向往和对佛祖的直接见证,暗示了佛法的超凡脱俗。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赞扬了佛陀六年的苦行,以此展现其修行的艰辛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佛教中苦行精神的重要价值。
“尘沙相好,万亿刹土”,以“尘沙”比喻众生的烦恼,而“相好”则指佛的庄严形象,象征着通过修行可以超越烦恼,达到清净的境界。同时,“万亿刹土”展示了佛教宇宙观的广阔,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众生心净,佛日常午”,指出当众生内心清净时,就能感受到佛的光明如同正午的阳光,寓意着内心的纯净是接近佛性的关键。
“正念蒙光,迷人外取”,强调了正念的重要性,只有保持正确的思维和信念,才能获得佛的指引,避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雕檀写氎,像未孩乳”,通过描绘佛像的制作过程,赞美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同时也暗示了佛像作为精神寄托的作用。
“今兹范模,传从乃古”,表达了对佛像艺术传承的重视,强调了历史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以及艺术在宗教传播中的作用。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佛祖的形象,既展现了佛的智慧之光,也暗示了佛法的广度和深度。
“水月顿澄,豁开觉户”,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净化力量,使人心灵得到洗涤,开启智慧之门。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表达了对佛的敬畏之情,即使是最虔诚的信徒也不敢轻视或怠慢佛的教诲。
“常在不灭,此言手舞”,最后以“常在不灭”总结了佛法永恒不变的本质,并以“手舞”形象地表现了信徒对佛法的虔诚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释迦牟尼佛形象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也表达了对佛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