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入 试 者 宋 /李 昴 英 钟 撼 鸡 鸣 万 家 起 ,月 下 纷 纷 白 袍 子 。提 壶 挈 榼 春 游 闹 ,擎 箱 擐 箧 谁 家 徙 。通 衢 隘 塞 行 人 绝 ,露 坐 欠 伸 奴 跛 倚 。远 闻 雷 轰 应 答 ,近 亦 洶 洶 殊 聒 耳 。轧 然 棘 其 八 户 破 晓 色 ,阵 脚 忽 移 去 如 蚁 。壮 夫 先 入 护 几 案 ,儒 雅 雍 容 行 且 止 。垂 髫 趁 哄 未 知 苦 ,戴 白 相 持 叹 衰 矣 。自 从 明 诏 到 郡 国 ,士 出 深 山 集 城 市 。但 能 操 笔 不 曳 白 ,秋 榜 人 人 都 准 拟 。分 明 结 社 战 所 兵 ,投 合 主 司 谁 得 髓 。昨 科 人 令 或 亡 ,三 年 场 屋 能 消 几 。功 名 信 分 置 勿 言 ,身 健 频 来 已 堪 喜 。槐 黄 早 脱 吾 侥 幸 ,因 送 儿 曹 得 观 视 。傍 人 休 笑 李 秀 才 ,三 十 年 前 亦 如 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隘塞(ài sāi)的意思:狭窄拥挤,通行困难。
白相(bái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表情因愤怒、害怕、慌张等而发白或变得难看。
白袍(bái páo)的意思:指官员的身份和地位。通常用来形容官员的高贵和权力。
榜人(bàng rén)的意思:指在榜单上排名靠前的人。
跛倚(bǒ yǐ)的意思:指行走时因腿脚不便而需要倚靠或支撑。
操笔(cāo bǐ)的意思:用笔书写或绘画。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垂髫(chuí tiáo)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头发还没有长齐,即指年幼的孩子。
春游(chūn yóu)的意思:春天时节外出游玩。
戴白(dài bái)的意思:指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故意做出表面上与实际相反的举动。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分置(fēn zhì)的意思:分开或分散放置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观视(guān shì)的意思:观察、注视
聒耳(guō ěr)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嘈杂。
合主(hé zhǔ)的意思:共同主持、共同管理
轰应(hōng yìng)的意思:指声音大而响亮,传播开的样子。也可形容事情广泛传播或响应迅速。
槐黄(huái huáng)的意思:槐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者物体的颜色像槐树的花黄色一样明亮。
棘户(jí hù)的意思:指家庭困苦、生活艰难,比喻家境贫困、生活困顿。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几案(jī àn)的意思:几案指的是摆放书籍或文房四宝的案几,比喻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结社(jié shè)的意思:结社指的是人们组成社团或团体,共同活动或交流。
郡国(jùn guó)的意思:指地方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脑。
科试(kē shì)的意思: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雷噪(léi zào)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乱,如雷鸣般的噪音。
明诏(mí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明确而明确地宣布了政策或决定。
名信(míng xìn)的意思:指名声好,信誉高。
袍子(páo zǐ)的意思:指同一行业、同一职业的人之间的互相包庇、互相庇护。
破晓(pò xiǎo)的意思:指天快亮的时候,夜色开始消散,天空逐渐明亮。
欠伸(qià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因疲劳或不舒服而伸懒腰。
秋榜(qiū bǎ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也比喻人才的选拔或评比。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人都(rén dōu)的意思:人人,所有人。
儒雅(rú yǎ)的意思:指文雅、有教养、有修养的风度和举止。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山集(shān jí)的意思:指多山的地方聚集了许多人或物。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投合(tóu hé)的意思:指意见、思想、口味等相合,互相适应或相互融洽。
闻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到了危险的边缘或紧要关头,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相持(xiāng chí)的意思:指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行且(xíng qiě)的意思:行走,前进,继续
汹汹(xiōng xiō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气势猛烈,形势迅速发展的样子。
秀才(xiù cái)的意思:指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人。
曳白(yè bá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因衰老、疾病等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应答(yìng dá)的意思:回答别人的问话或请求,表示答复。
雍容(yōng róng)的意思:形容态度或举止优雅、从容自信
远闻(yuǎn wén)的意思:指听说某人或某事的名声远播,声名显赫。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轧然(zhá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突然响亮。
阵脚(zhèn jiǎo)的意思:指军队的队形或战斗的局势。
主司(zhǔ sī)的意思:主持、掌管
壮夫(zhuàng fū)的意思:指身体强健、勇猛有力的男子。
准拟(zhǔn nǐ)的意思:准备、计划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翻译
- 晨钟唤醒万家灯火,月光下白袍人纷纷出行。
提着酒壶和篮子,春天出游热闹非凡,不知是谁家搬迁行李。
大道小巷行人稀少,有人露天坐着伸懒腰,瘸子依靠在一旁。
远处雷声轰鸣回应,近处嘈杂声震耳欲聋。
木门被猛烈撞击,曙光初现,人群像蚂蚁般移动。
强壮的人先进屋保护财物,文雅者从容进出。
孩童们欢闹不知愁苦,老人们感叹岁月流逝。
自皇帝下达诏令,士人离开山区涌入城市。
只要能握笔答题,人人有望秋榜提名。
考试如同战场,迎合主考官心意才能成功。
去年的考生如今可能已不在,三年苦读又能留下多少。
功名富贵听天由命,身体健康已是幸事。
我侥幸早登科第,借此机会让孩子们见识。
旁人莫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他也是如此境遇。
- 注释
- 钟:晨钟。
鸡鸣:鸡叫。
万家:众多家庭。
月下:月光下。
白袍子:穿着白袍的人。
提壶:提着酒壶。
挈榼:携带篮子。
春游闹:春天热闹出游。
擎箱擐箧:搬运箱子。
徙:迁移。
通衢隘塞:大道小巷。
行人绝:行人稀少。
露坐:露天坐着。
欠伸:伸懒腰。
奴跛倚:瘸子依靠。
雷噪:雷声。
轰应答:轰鸣回应。
汹汹:嘈杂。
轧然:猛烈。
棘户:木门。
破晓色:曙光。
壮夫:强壮的人。
几案:家具。
儒雅:文雅。
垂髫:儿童。
鬨:欢闹。
衰矣:衰老。
明诏:皇帝诏令。
郡国:地方。
士出:士人离开。
曳白:拖沓。
秋榜:秋季科举榜。
结社:考试竞争。
战所兵:战场上的士兵。
得髓:迎合心意。
昨科:去年。
试人:考生。
场屋:考场。
功名信分:功名由天定。
置勿言:无需多言。
槐黄:早登科第。
吾侥倖:我有幸。
儿曹:孩子们。
傍人:旁观者。
李秀才:读书人。
三十年前:过去的日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考生进入考场的场景和氛围,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科举文化。开篇“钟撼鸡鸣万家起,月下纷纷白袍子”即设定了一个清晨考前的静谧与紧张交织的氛围,钟声和鸡鸣唤醒了一家家的准备考生,而月光下的白衣则映衬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纯净。接着,“提壶挈榼春游闹,擎箱擐箧谁家徙”描绘了考生携带着必需品进入考场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通衢隘塞行人绝,露坐欠伸奴跛倚”则转向考场外的宁静与寂寞,人们都已进入考场,而路上只剩下少数行人。紧接着,“远闻雷噪轰应答,近亦汹汹殊聒耳”通过对比远处的雷声和近处的小声音,强调了内外世界的不同。
“轧然棘户破晓色,阵脚忽移去如蚁”描写了考生进入考场的队伍,以及他们排列整齐迅速移动的情景。随后,“壮夫先入护几案,儒雅雍容行且止”则聚焦于考生的仪态和行为,他们或是刚强有力,或是文雅自持。
“垂髫趁鬨未知苦,戴白相持叹衰矣”表达了对年轻一代不知世事艰难的同情,以及对老者相互扶持的赞美。紧接着,“自从明诏到郡国,士出深山集城市”则回溯至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学子们离开深山进入城市。
“但能操笔不曳白,秋榜人人都准拟”揭示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未来考试结果的普遍期待。随后,“分明结社战所兵,投合主司谁得髓”描绘了士子们结社准备考试的情形,以及他们对于能否被选拔的疑问。
“昨科试人今或亡,三年场屋能消几”则反映出对考生命运起伏的关注,他们可能在去年的考试中落选,如今又有机会。紧接着,“功名信分置勿言,身健频来已堪喜”表达了对考生的鼓励和祝福。
最后,“槐黄早脱吾侥倖,因送儿曹得观视”描写了李昴英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而“傍人休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亦如此”则以自嘲的口吻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