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不媚春,乃不受秋制。
何复累诸妄,而使心受蔽。
本根(bě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基础或本质。
不媚(bù mèi)的意思:不迎合,不奉承,不讨好
风势(fēng shì)的意思:指风的方向和力量,也可以引申为形势或趋势。
归本(guī běn)的意思:回到根本,回归本源。
横厉(héng lì)的意思:形容气势威武,威猛不可侵犯。
蒙翳(méng yì)的意思:指被黑暗所笼罩,失去光明和智慧。
四天(sì tiān)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四天。
微细(wēi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微小。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诸妄(zhū wàng)的意思:形容言行虚妄、荒唐无理。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中的第二章。全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飞叶狂四天,吾嗟借风势”描绘了狂风中落叶纷飞的景象,借以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接着,“当其势未平,谁敢戢横厉?”进一步强调在逆境中,人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命运,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
“万理归本根,花实尽蒙翳。”这两句则转向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指出万事万物最终都归于根本,如同花朵与果实被遮蔽一般,暗示着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本质,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苍松不媚春,乃不受秋制。”通过对比苍松不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其本性,象征着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颂扬。
最后,“吾生名厕儒,所学已微细。何复累诸妄,而使心受蔽。”诗人自省,反思自己作为儒家学者,虽然学习了一些知识,但为何还会受到虚妄之念的困扰,让心灵蒙蔽。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内心纯净的追求,以及对消除杂念、保持真我状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人生、自然规律、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