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定拟(dìng nǐ)的意思:确定计划或决策。
鼓琴(gǔ qín)的意思:指用手指或器物敲击琴弦,比喻引导、激发或推动别人做某事。
化雨(huà yǔ)的意思:化雨指的是能够使雨水变为雨露,有助于生长的能力。也可以比喻有很高的教化、感化力量。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乔迁(qiáo qiān)的意思:指人们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通常用来祝贺他人的搬家和新居。
赏知(shǎng zhī)的意思:欣赏智慧,赏识才能。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听鼓(tīng gǔ)的意思:指高度警觉,敏锐地听到某种警报或危险的迹象。
文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作品的风格或表达方式。
席珍(xí zhēn)的意思:形容事物珍贵、难得。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行定(xíng dìng)的意思:行动有规划,目标明确,决心坚定。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沾化(zhān huà)的意思:指被某种不良事物所影响,受到其坏的影响。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杏坛别意》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杏坛前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首联“红杏坛前听鼓琴,倚栏谁复赏知音。”以红杏坛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独自在杏坛前聆听琴声,似乎在寻找那份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知音。这里的“红杏坛”不仅指出了地点,也暗含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营造了一种温暖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孔开早挹文风盛,颜氏偏沾化雨深。”巧妙地引用了孔子和颜回的故事,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敬仰之情。孔子的弟子颜回,因家贫而乐于学习,孔子曾称赞他“贤哉回也”。这里将诗人自己比作颜回,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春雨滋润万物,深入人心。
颈联“售玉已增今日价,席珍未负此生心。”这一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珍贵的玉石,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越来越高,同时强调自己不会辜负一生的追求和努力。这不仅是对自己品格的肯定,也是对友情的珍惜。
尾联“此行定拟乔迁去,欲写离歌不忍吟。”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前往新的地方,心中满是离别的不舍。诗人想要写一首离别之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又因为难以言表的深情而不忍下笔。这种矛盾的心情,更加凸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杏坛、琴声、知音、学问、离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知识、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审知以余行有日置酒于智门寺后竹间小亭时与者王彦博审知之侄彦章余之弟成父审知命以尊前失诗流为韵分得流字书以呈之
林下有高兴,眼前无此流。
并溪村径入,背佛野亭投。
绿竹依人好,红蕖取意秋。
病多宽酒债,别近耿离忧。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一
参军出郭匪幽寻,使者移文播德音。
石蒜榆皮那得饱,刀耕火种岂能任。
义仓政尔因饥发,赈历兹焉遣吏临。
比屋故知难户晓,分行聊得尽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