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从和靖祠前见,柳绕苏公堤上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国初(guó chū)的意思:指国家刚刚建立或者朝代刚刚兴起的时期。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曲几(qǔ jǐ)的意思:形容数量不多,只有几个。
全盛(quán shèng)的意思:达到最高点,极盛的状态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盛日(shèng rì)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日子。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天阙(tiān què)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泛指天子的居所。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移天(yí tiān)的意思:移动天空,改变天地格局,喻指力量强大或能力非凡。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苏公堤(sū gōng dī)的意思:苏公堤是指苏州古城内一条著名的堤坝,意为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杭州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句“浙江亭下水如苔”,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浙江水波荡漾,仿佛覆盖着一层绿苔,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生机。接着,“曲几閒窗面面开”一句,通过描绘亭中曲几与闲窗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杭州美景的沉醉与欣赏。
“山势不移天阙在,潮头偏逐海门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山势稳固,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另一方面则描绘潮水奔腾,展现自然力量的壮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思考。
“梅从和靖祠前见,柳绕苏公堤上栽”则将视线转向人文景观,通过提及和靖祠与苏公堤,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与文化遗迹,展现了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靖祠与苏公堤作为历史地标,不仅承载了文人墨客的足迹,也成为了后人追思与缅怀的场所。
最后,“知是国初全盛日,满城丝竹沸楼台”两句,通过想象杭州在国初全盛时期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向往。丝竹之声与沸腾的楼台,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与艺术气息的城市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杭州作为江南名城的独特魅力与历史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杭州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感慨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云峰
琼结苞,酥凝蕊,粉心轻点胭脂。
疑是素娥妆罢,玉翠低垂。
化工深意,巧付与、别个标仪。
怎奈向,风寒景里,独是开时。缘何不与春期。
此花又、岂肯争竞芳菲。疑雨恨烟,忍见岭畔江湄。
冷烟幽艳,曾不许、霜雪相欺。
只恐向,笛声怨处,吹落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