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魑魅(chī mèi)的意思:指邪恶的鬼怪,也用来形容邪恶的事物或人。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明祇(míng qí)的意思:明白、清楚、明智
那许(nà xǔ)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多得难以计数。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苏公轼》。诗中以苏轼为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与对其精神的敬仰。
首联“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以金莲和烛珠瀛为喻,描绘出苏轼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光芒,如同春日梦境中的声音,在夜晚消逝,暗示其才华与影响虽短暂却深远。
颔联“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则转向对苏轼个人情感的探讨,通过“痛哭”和“悲歌”,展现了他面对亲人离别时的痛苦与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怀念,流露出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颈联“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进一步阐述了苏轼对文明进步的贡献,以及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我,不畏邪恶的精神。这里将苏轼比作引领文明之光的使者,同时也暗示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斗争与挑战。
尾联“五百年来公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是对苏轼永恒价值的肯定,认为他的精神与成就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不会随岁月流逝而消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苏轼在生前可能经历的困苦与不满的理解与同情,强调了苏轼即使在生命最后阶段也不应感到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敬意与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