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于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赠之又留书邀辙同作遂以一绝继之》全文
- 注释
- 远老:年迈的。
陶翁:陶渊明(古代诗人)。
好弟兄:像亲兄弟一样。
虎溪庐阜:庐山的虎溪(地名,与陶渊明有关的隐居地)。
久逢迎:长久以来相聚。
何须:何必。
更:再。
经:经历。
平子:指东汉的张衡,以其才学和公正闻名。
清议:清高的评论或评价。
贵士衡:重视品德高尚的人。
- 翻译
- 年迈的陶渊明,像亲兄弟一样,长久以来在庐山与朋友们相聚。
无需再经历像平子那样的人,清高的评价向来重视品德高尚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年长的陶姓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远老陶翁好弟兄"一句,表达了对这位老友的敬重和亲密关系,如同兄弟一般。"虎溪庐阜久逢迎"则回忆了他们在庐山虎溪一带长久以来的交往,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何须更要经平子",这里的"平子"可能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蔡邕,诗人暗示自己无需再像蔡邕那样去寻求名师,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已经足够。"清议从来贵士衡",强调了他们重视的是人格品行和才德的公正评价,而非仅凭名声或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苏辙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品格高尚的评价标准,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真挚而淡泊的友情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