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此堕卵状,点砾妙夺胎。
休去复歇去,呱呱见啼孩。
独此腹胁馀,斑斑尚毰毸。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夺胎(duó tāi)的意思:指强行夺取他人的胎儿。
法时(fǎ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采取相应的行动或做出决策。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呱呱(guā guā)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解首(jiě shǒu)的意思: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精通(jīng tōng)的意思:指对某一领域或技能非常熟练,达到高超的水平。
鸟集(niǎo jí)的意思:指很多鸟聚集在一起。也用来形容人群众多。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首肯(shǒu kěn)的意思:表示同意或赞同。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岩隈(yán wēi)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峭立于峡谷之间的景象。
异事(yì shì)的意思:
(1).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2).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红楼梦》第七四回:“ 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 ,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5).不同的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隅坐(yú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形容孤独、无助的样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中的顽石、老松、野鸟、山僧以及古老的雉山岩,共同编织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场景。
首句“顽石解首肯”,以顽石拟人化,仿佛它也对周遭的一切有了感知和认同,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而又富含生命力的基调。接着,“老松闻肘回”则通过老松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氛围,仿佛连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都在默默地交流与呼应。
“野鸟集隅坐,听法时一来”,生动地描绘了野鸟在岩石边缘聚集,静静地聆听山僧诵经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佛法的普世性和影响力,能够吸引并感动所有生灵。
“山僧古佛徒,一龛寄岩隈”则将焦点转向了山僧,他独自一人在岩角的小龛中修行,体现了佛教修行者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山僧的存在,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佛法的虔诚实践。
接下来的“哀此堕卵状,点砾妙夺胎”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山僧生活状态的同情与赞美。山僧如同一只坠落的卵,虽然外表平凡,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与力量,如同点点砂砾中孕育出的生命奇迹,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休去复歇去,呱呱见啼孩”描绘了山僧的孩子出生后,啼哭的声音打破了山林的宁静,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生命的诞生与成长,也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独此腹胁馀,斑斑尚毰毸”描述了山僧身体上残留的雉毛痕迹,这些斑斑点点不仅是对过去经历的纪念,也是山僧与自然之间深厚联系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佛法之间的深刻关联,以及在和谐共生中寻找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