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孙 莘 老 次 韵 宋 /苏 轼 去 国 光 阴 春 雪 消 ,还 家 踪 迹 野 云 飘 。功 名 正 自 妨 行 乐 ,迎 送 才 堪 博 早 朝 。虽 去 友 朋 亲 吏 卒 ,却 辞 谗 谤 得 风 谣 。明 年 我 亦 江 东 去 ,不 问 繁 华 与 寂 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谗谤(chán bàng)的意思:指散布谣言、诋毁他人的行为。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国光(guó guāng)的意思:国家的光辉,国家的荣誉。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吏卒(lì zú)的意思:指官吏和士兵,也泛指官员和下属。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亲吏(qīn lì)的意思:指亲近权贵的官吏或近侍。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雄繁(xióng fán)的意思:形容繁盛兴旺的景象或气势。
迎送(yíng sòng)的意思:迎接和送别。
友朋(yǒu péng)的意思: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早朝(zǎo cháo)的意思:指清晨时分朝廷上朝,也泛指早晨起床。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去国光阴春雪消”两句描绘出一幅离别家园后的景象,春雪融化,显示时间流逝,环境改变,而自己的足迹却在野外飘散,隐喻着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逃避。
“功名正自妨行乐,迎送才堪博早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热衷,而是愿意追求自己的欢乐。同时,迎来送往之间的忙碌,只能勉强应付,这种生活让诗人感到无奈。
“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谣”则表明尽管朋友、亲人和官吏都离开了,但诗人仍然能够摆脱是非与诽谤,只留下悠扬的风声和传闻,这也反映出苏轼超脱世俗的态度。
“明年我亦江南去,不问雄繁与寂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他决定第二年将会前往江南,并不在乎那里是繁华还是冷清,这种豁达的心境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同时,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踏莎行.有自东湖折得荷花一枝来者以小瓶贮置书室终日坐对爱而赋之
绿水摇空,东湖岸浅。芙蓉弄色晴霞暖。
一枝谁折到空斋,香从十里分来远。
花似多情,于人眷眷。不愁辞藕馀丝断。
朱颜解自领薰风,疏帘镇日为高捲。
上巳日游大慧寺后山二首·其二
良时展芳宴,乃在西坰囿。
珍木敷丹霞,翔云冠篁竹。
柔条纷葳蕤,扬萼随风郁。
命酌临疏槛,改席俯岑萼。
徽丝启丽节,簧筦递间作。
烝殽归不馀,驰爵无虚复。
式敖欢具美,迨辰旷行乐。
不顾好无荒,但恐沉曜速。
神往物俱捐,形遗思自豁。
令仪钦末要,脩矩誓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