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得君(de jūn)的意思:指得到君主的宠信和重用。
鼓筴(gǔ jiā)的意思:指用鼓声和策马声来激励士气,鼓舞人心。
官品(guān pǐn)的意思:官品指官员的品级或职位。
户役(hù yì)的意思:指农村中负责家务、田间劳动的人。
乐天(lè tiān)的意思:形容人心态开朗,乐观向上,不为外界困扰所动。
天仙(tiān xiān)的意思:指貌美而出尘的女子,形容女子美丽绝伦,令人着迷。
天年(tiā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寿命,也可指人生的年华。
下土(xià tǔ)的意思:指下葬,埋葬。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效报(xiào bào)的意思:指人们的行为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好人会得到好报,坏人会受到恶报。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学徒(xué tú)的意思:指年轻人在某个领域学习或从事实践工作的过程。
易地(yì dì)的意思:指位置、环境等发生变化,人或事物发生转移或调换。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 翻译
- 人间百姓仰望天神,轻易祈求你的恩典能改变大地。
你手持绣斧飞升天际,首先传达的丹书已至浙江沿岸。
学子不必再受奴役之苦,官职岂能输给服劳役的税款。
我虽惭愧于支离破碎的回报,但还是愿意击鼓庆祝,享受天伦之乐。
- 注释
- 苍生:百姓。
下土:人间。
天仙:天神。
乞:祈求。
君恩:你的恩典。
易地:改变大地。
绣斧: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
聿来:飞升而来。
霄汉:天空。
丹书:重要的文书。
浙江边:浙江地区。
学徒:学子。
免隶:免除奴役。
夫征法:服劳役的法律。
官品:官职。
宁输:岂能输给。
户役钱:服劳役的税款。
愧死:深感惭愧。
支离:支离破碎。
疑效报:怀疑的回报。
不妨:不妨碍。
鼓筴:击鼓庆祝。
乐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君恩的渴望。诗人用“苍生下土”来形容世间的苦难,用“乞得君恩易地然”表现了对超脱尘世、获得神仙之恩的愿望。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这两句描写的是仙界降下来的祥瑞,通过绣斧(一种传说中的神器)和丹书(可能是指天书或神书),预示着吉祥的信息首先到达了浙江一带。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制度的不满和批判,表达了希望减轻学子们的负担,以及对于公平官职选拔和减少赋税的期盼。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自白与抒情,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报答某种恩情的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乐观态度,享受天赋之年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不公平制度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病卧帝王州,花时不得游。
老应随日至,春肯为人留。
粉坏杏将谢,火繁桃尚稠。
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
空里雪相似,晚来风不休。
吟君怅望句,如到曲江头。
赠皇甫宾客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
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
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
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誇。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鲁卫定知连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