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百咏·其九》
《牡丹百咏·其九》全文
明 / 张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

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无人

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一尘

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负(gū fù)的意思:指单独承担责任或背负某种困难,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谷雨(gǔ yǔ)的意思:谷雨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春季的第六个节气。它标志着农作物播种的季节,意味着雨水充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过来(guò lɑi)的意思:表示动作或状态从远处移动到近处。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麻姑(má gū)的意思:麻姑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女仙,也用来形容女子粗鲁、不文雅的样子。

名花(míng hu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或物。

浅浮(qiǎn fú)的意思:形容人浅薄、轻浮,不深思熟虑。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条风(tiáo fēng)的意思:指人的品性或行为像风一样,轻浮、不稳定、无拘无束。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玉缸(yù gāng)的意思:比喻美好的事物受到了玷污或破坏。

钟爱(zhōng ài)的意思:非常喜爱或珍爱某人或某事物

着色(zhuó sè)的意思:给某物添加颜色,使其更加生动或有吸引力。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淮的《牡丹百咏(其九)》描绘了一幅牡丹花的生动画面。首句“深深着色浅浮神”,赞美牡丹花瓣色彩深沉而神韵若现,犹如麻姑仙子昔日的风采。次句“似尔衒娇宁有敌”进一步强调牡丹的娇艳无比,仿佛没有任何花卉能与之匹敌。诗人接着写到,“如侬钟爱恐无人”,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担心世间再无他人能像自己这般珍视。

“条风吹破当三月”描绘了牡丹在春风中绽放的情景,暗示了花开的季节和环境。“谷雨过来又一尘”则暗示了时光流转,转眼间谷雨已过,牡丹的美可能被短暂的尘世所掩盖。最后,诗人感慨道:“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意思是如此美丽的牡丹和春天的景色,怎能让人轻易辜负这美好的春光和牡丹的盛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淮
朝代:明   字:景禹   号:治斋

张淮,字景禹,号治斋。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进士。历官台州知府。事见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近报陜右大捷又继闻王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0)

卧云樵者

山深成独往,伐木声丁丁。

莫作烂柯客,长年玩一枰。

(0)

送杲兄

衲子谁为盖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

何须鉴水能知止,未必归云可拟高。

虎穴等閒休探手,龙泉取次莫吹毛。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处何曾挂一毫。

(0)

吊彦深

已秀不成实,长怀事可吁。

宁论日下鹤,遽失掌中珠。

扰扰遭斯厄,冥冥丧厥躯。

高堂亲白发,泪眼尚青枯。

(0)

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其二

一语雅师听取,插草已自完成。

况是三间殿了,如何却欠全身。

(0)

谢李仁父茯苓

岷峨山中千岁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剥落中不槁,膏液下与灵泉通。

龟跧凫伏自磊砢,全坚玉洁仍丰融。

篝明夜取喜得隽,煮鼎朝听如吟风。

杵成坐上香飞雪,更和乳酪收全功。

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无穷。

巽岩脊梁硬如铁,冠峨切云佩明月。

百好都随春梦空,大药独传欣宝诀。

中宵咀嚼不摇头,玉沈生肥咽不彻。

怜我百虑形早衰,裹赠扶持意何切。

丹砂著眼谩尔传,脂泽酿黍计已拙。

由来妙道初不烦,此法莫从儿辈说。

径思举袂揖浮丘,下视尘世真一吷。

朱颜留得亦何为,追逐同坚岁寒节。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