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动沧歌,愁看罗汨浒。
问君何以然,此茹而彼吐。
忠隐或分涂,圣逸宜相补。
将留延苇词,一反围陈武。
嗟兹七二侯,空令入疵苦。
虽笑亦强亲,虽威亦强怒。
辞影息缁林,真全而道睹。
持颐(chí yí)的意思:指用手托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的样子。
分涂(fēn tú)的意思:分散或分开涂抹。
鼓枻(gǔ yì)的意思:鼓励、激励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强亲(qiáng qīn)的意思:形容亲戚关系非常紧密,感情深厚。
曲本(qǔ běn)的意思:指人有才能,但因为环境或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施展,形容人才被束缚、受制约。
圣者(shèng zhě)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卓越才能的人。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相视(xiāng shì)的意思:两人或多人相互对视,互相注视着对方。
心醉(xīn zuì)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深地陶醉、沉醉。
一反(yī fǎn)的意思:指与原来的情况、态度相反或完全不同。
音变(yīn biàn)的意思:指音韵的变化,特指汉字读音的变化。
有土(yǒu tǔ)的意思:指一个人有土地、有家产,也可引申为有根基、有基础。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至论(zhì lùn)的意思:达到最高的论点或观点
缁林(zī lín)的意思:指黑色的树林,比喻众多的僧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九)渔父》。诗中运用了庄子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两位先贤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诗的开头“庄骚两渔父,至论悬千古”,点明了庄子与屈原在文学与哲学上的地位,他们的思想如同渔父般深邃,流传千古。接着,“鼓枻动沧歌,愁看罗汨浒”描绘了庄子与屈原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庄子的《沧海歌》与屈原的《汨罗江》都充满了忧郁与深沉的情感。
“持颐闻杏琴,心醉洙源圃”则进一步展现了庄子与屈原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如同听到杏树下的琴声,心醉于洙水源头的园林之中。接下来的“问君何以然,此茹而彼吐”提出了一个问题,探讨了庄子与屈原作品中表达方式的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在传达一种深邃的思想。
“异曲本同上,一弹应再鼓”强调了庄子与屈原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在追求真理与理想,如同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曲调。接下来的“忠隐或分涂,圣逸宜相补”则讨论了庄子与屈原在表达忠诚与超逸态度时的不同路径,但两者都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逸者方杖挐,圣者非有土”进一步阐述了庄子与屈原在追求自由与圣洁时的不同表现,前者更倾向于精神的自由,后者则可能更多地关注道德与理想的实现。接下来的“将留延苇词,一反围陈武”表达了对庄子与屈原作品中独特语言风格的赞赏,并通过对比陈武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庄子与屈原作品的独特价值。
最后,“嗟兹七二侯,空令入疵苦。虽笑亦强亲,虽威亦强怒。辞影息缁林,真全而道睹。相视已忘言,馀音变湘浦”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指出人们在追求权力与利益时往往忽略了真正的道德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庄子与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真理与智慧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庄子与屈原作品的解读与赞美,表达了对高尚人格与深刻思想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