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蒲 州 逍 遥 楼 唐 /李 隆 基 长 榆 息 烽 火 ,高 柳 静 风 尘 。卜 征 巡 九 洛 ,展 豫 出 三 秦 。昔 是 潜 龙 地 ,今 为 上 理 辰 。时 平 乘 道 泰 ,聊 赏 遇 年 春 。黄 河 分 地 络 ,飞 观 接 天 津 。一 览 遗 芳 翰 ,千 载 肃 如 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征(bǔ zhēng)的意思:通过卜筮来预测征兆,表示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地络(dì luò)的意思:指人与地之间的联系,也可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芳翰(fāng hàn)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文章或书信。
飞观(fēi guān)的意思:形容眼光高远、见识广博,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分地(fēn dì)的意思:分开土地,分配土地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九洛(jiǔ luò)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阶段。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平乘(píng chéng)的意思:平稳地乘坐。
潜龙(qián lóng)的意思: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三秦(sān qí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秦国,泛指古代中国的北方地区。
赏遇(shǎng yù)的意思:赏赐待遇,受到优厚的待遇或赏赐。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肃如(sù rú)的意思:庄重、严肃的样子。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遗芳(yí fāng)的意思:指留下来的美好事物或优秀作品。
一览(yī lǎn)的意思: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全部事物。
- 注释
- 长榆:古代对榆树的美称,象征着和平。
息烽火:比喻战争结束,和平来临。
卜征:占卜出行,古代出行前的一种仪式。
九洛:洛阳的别称,古代都城之一。
上理辰:指皇帝或贤明的统治者。
乘道泰:顺应大道的昌盛。
飞观:高耸的楼阁。
天津:古代指黄河入海处,这里泛指京城附近。
遗芳翰:遗留的历史文献或书法。
肃如神:形容历史人物的威严和神圣。
- 翻译
- 长榆树下烽火息,高柳静止了风尘。
占卜出行巡检洛阳,喜庆之事源自三秦。
这里曾隐匿蛟龙之地,如今成为治世的星辰。
时局太平,大道昌盛,我姑且欣赏这春日的美景。
黄河划分大地脉络,壮观的楼阁连接天津。
一观历史遗迹,千年间的英明犹如神灵般肃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蒲州逍遥楼所见景象和心境。开篇“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两句,以静谧的画面展现了一种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氛围,长榆、高柳都已不再承受战乱之扰,风中也不再有硝烟的痕迹。
接着“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两句,诗人通过占卜来选择良好的行军路线,从而表现了对未来征程的期待和准备。这里的“九洛”、“三秦”都有广阔地域的含义,显示了作者宏大的视野。
第三、四句“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则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与今日的比较,以及在太平盛世中享受美好春天的心境。“潜龙”指的是未展现才华之人,而“上理辰”则意味着登高望远,理顺时光之意。这里也隐含了诗人自己的心路历程。
最后四句“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缅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这里被赋予了连接天地、流转不息的意象。而“一览”、“千载”等字眼,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心中所生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国家的盛世相结合,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真乐斋
鱼潜深渊水,鸟巢茂林枝。
潜者忘于渊,洋洋纵尾鳍。
巢者忘于林,飞鸣唯所宜。
庄周叹从容,未免惠子疑。
师旷岂知声,缪以占齐师。
彼各有真乐,果孰得而窥。
陋巷颜氏子,箪瓢甘忍饥。
陶潜怕折腰,素琴弦不施。
其乐可闻欤,夫盖默识之。
非丝亦非竹,且复非蛾眉。
譬如执热者,洒然濯凉飔。
又如渴不禁,快饮清江湄。
当其得意时,何以富贵为。
手舞而足蹈,诚不之自知。
自知犹不可,人胡可度思。
君辟真乐斋,我赋真乐诗。
写诗聊寄意,名斋傥在斯。
置之勿复道,焚香诵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