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葛从化之衡府》
《送葛从化之衡府》全文
明 / 李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客王门去,离心奈尔何。

长沙天地阔,前席鬼神多。

草木新兵色,江山旧战窝。

畏途如此,行矣慎风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离心(lí xīn)的意思:离心指的是心思不专注,思绪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王门(wáng mé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家族或门第。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新兵(xīn bīng)的意思:指刚刚入伍的士兵,也泛指新手或初学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栻所作的《送葛从化之衡府》,通过“送客王门去,离心奈尔何”开篇,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不舍与复杂情感。接下来,“长沙天地阔,前席鬼神多”,既描绘了长沙广阔的空间和历史的厚重,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未知。接着,“草木新兵色,江山旧战窝”两句,以自然景象寓言人事,新草木象征新生,旧战场则暗示过往的战争与动荡,寓意深刻。

“畏途固如此,行矣慎风波”结尾,诗人提醒友人旅途艰难,需谨慎应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作者介绍

李栻
朝代:明

明江西丰城人,字孟敬。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有《困学纂言》。
猜你喜欢

知足吟

不种一陇田,仓中有馀粟。

不采一株桑,箱中有馀服。

官闲离忧责,身泰无羁束。

中人百户税,宾客一年禄。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馀,非心无所欲。

吟君未贫作,同歌知足曲。

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

(0)

红巾军旗联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0)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十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

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

汝从何方来,笑齿粲如玉。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

觉来已茫昧,但记说秋菊。

有如采樵人,入洞听琴筑。

归来写遗声,犹胜人间曲。

(0)

壶中天/念奴娇.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0)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0)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