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山梅开最迟作四绝句·其二》
《道山梅开最迟作四绝句·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走下青泥湿素綦,竹篱苔径有横枝。

疏花数点凄凉甚,已甚樱桃似雪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青泥(qīng ní)的意思:指泥土的颜色呈现青绿色,形容土地肥沃。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已甚(yǐ shèn)的意思:已经过了极限,已经太过分或太过火了。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竹篱苔径间绽放的美丽与孤寂。

首句“走下青泥湿素綦”,描绘了行走在湿润的泥土上,脚下留下清晰的足迹,营造出一种冬日清晨的静谧氛围。接着,“竹篱苔径有横枝”一句,将视线引向了远处,竹篱旁长满了青苔的小径上,横生着几枝梅花,既突出了梅花的独立与坚韧,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疏花数点凄凉甚”,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稀疏与孤独,仿佛在寒冷的冬日里,只有这几朵梅花独自开放,显得格外凄凉。最后,“已甚樱桃似雪时”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在冬末春初时分的洁白与纯净,如同雪花一般,展现出梅花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同旧韵

大火收残暑,清光渐惹襟。

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暮角迎风急,孤钟向暝沈。

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

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

方愁丹桂远,已怯二毛侵。

甃石回泉脉,移棋就竹阴。

触丝蛛堕网,避隼鸟投林。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静笑刘琨舞,闲思阮籍吟。

野花和雨斸,怪石入云寻。

迹竟终非切,幽闲且自任。

趋时惭艺薄,托质仰恩深。

美价方稀古,清名已绝今。

既闻留缟带,讵肯掷蓍簪。

迟客虚高阁,迎僧出乱岑。

壮心徒戚戚,逸足自骎骎。

安羡仓中鼠,危同幕上禽。

期君调鼎鼐,他日俟羊斟。

(0)

大东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洌氿泉,无浸穫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

薪是穫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0)

南陔

循彼南陔,原田每每。我黍既成,我酒既醅。

葡萄初泼,酌以金罍。驻我慈颜,庶几不颓。

我昔于役,登山采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今我闲居,吴江之涘。山畔有莼,涧滨有芷。

屑屑斗筲,能夺甘旨。

(0)

小年夜

虚堂明烛小年时,子弄瑶琴父咏诗。

会得心中无事旨,乐夫天命复奚疑。

(0)

江门

未出海门国,遥遥见城郭。

江风四月寒,衲衣尚嫌薄。

(0)

书室述怀奉寄民表兄是日得民表书

丈室无尘棐几横,吏休凫鹜散无声。

舞风竹影僛僛转,萦梦炉香袅袅清。

已笑荣枯卢白戏,不须物我触蛮争。

故人剪烛西窗约,知复何时话此生。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