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节欣邀慈阃豫,送銮况集外藩朝。
紫澜欲定风澄晚,七宝将圆月烛霄。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元宵节期间巡幸至良乡行宫,与皇太后一同观赏烟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与威仪。
首联“时巡启跸先元宵,初顿黄图路不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启跸意味着帝王出行的开始,黄图则指代皇宫或帝都,暗示了皇帝在元宵节前的巡幸活动,显示出道路虽远但并不妨碍其迅速到达目的地的威严。
颔联“迎节欣邀慈阃豫,送銮况集外藩朝”进一步描述了皇帝与皇太后的互动,欣迎节日,邀请太后一同参与,同时也有外藩诸侯前来朝贺,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和谐。
颈联“紫澜欲定风澄晚,七宝将圆月烛霄”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紫澜可能是指晚霞,风澄晚则是形容晚风拂过水面,使得水面平静如镜,而七宝将圆月烛霄则描绘了月亮即将圆满,照亮夜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尾联“大野春镫民共乐,广陵却笑蹑虹桥”则转向了民间的欢乐场景,大野春镫指的是田野间灯火通明,人们共享节日的喜悦,广陵却笑可能是指广陵这个地方的人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欣赏着烟火,甚至可能是在模仿或戏谑地模仿某些动作,表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与民间在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中的欢庆场景,既有宏大的皇家气派,也不乏民间的欢乐与轻松,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与民间生活的交融。
仙伯兮逍遥,共骑鹤兮云霄。
西弱水兮东瀛洲,超然变化兮不可以留。
农之田兮瘠田,仙弭节兮悯此民而勿去。
白云横兮翠微,石室幽幽兮宜而燕娱。
一窦之泉兮不溢不枯,仙顾而乐兮黄鹄翩其来归。
有龙蛰兮于寒泉,潜而飞兮遥天。
仙吹箫兮击鼓,老农酌醑兮互起舞。
仙驭飞龙兮四郊甘雨,旱不为灾兮年谷屡丰,我民敬恭兮蒙仙之泽无穷。
己丑太常第,君家登两翁。
黄鹄久仙去,不亡有流风。
小阮最逸群,未几鱼化龙。
江城始解后,岩邑仍过从。
谓予偕二父,联名千佛中。
一见辞色庄,再款肺腑通。
议论到易象,或借听于聋。
我行踏京尘,君栖簿书丛。
情亲不厌久,语别殊匆匆。
回首川陆隔,天寒悲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