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庄纠一首》
《送庄纠一首》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忽枉高轩访,殷勤不忍离。

虽书督邮考,率在过庭时。

辩素推三语,清尤畏四知

归装无长物,一首后村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uāngjiūshǒu
sòng / liúzhuāng

wǎnggāoxuān访fǎngyīnqínrěn

suīshūyóukǎozàiguòtíngshí

biàntuīsānqīngyóuwèizhī

guīzhuāngchángshǒuhòucūns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长物(cháng wù)的意思:指具有长久价值、能够长期使用的物品。

督邮(dū yóu)的意思:指监督邮政工作,确保邮件的安全和顺利送达。

高轩(gāo xuā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楼顶。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三语(sān yǔ)的意思:指能通晓三种语言的人。

四知(sì zhī)的意思:指人的知识、才智、见识、经验等方面的全面丰富和深厚。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注释
忽枉:忽然受到。
高轩:高贵的车马(这里指来访者)。
殷勤:热情周到。
书督邮考:公务繁重。
过庭时:庭院交谈的时候。
辩素:言辞犀利。
推三语:用三言两语表达。
清尤畏四知:清廉尤其畏惧被人知晓。
四知:古代称人的四种美德:知人、知事、知礼、知命。
归装:行囊。
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一首后村诗:后村诗人赠送的一首诗。
翻译
忽然你来访我这简陋居所,热情难舍不愿离去。
虽然公务繁忙,但我们的交谈多在庭院中进行。
你的言辞犀利,善于以三言两语论辩,清正廉洁让人敬畏。
回家的行囊中没有多余的东西,只带走你赠予的一首后村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送庄纠一首》,通过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忽枉高轩访,殷勤不忍离"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开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虽书督邮考,率在过庭时"则描绘出朋友匆忙离去的情景,即使有紧急的公文需要传递,朋友也要在临别之际停留片刻。

"辩素推三语,清尤畏四知"此句中的“辩素”、“清尤”都有纯洁、清白之意,而“三语”、“四知”则可能指深入的交流和理解。整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刻而纯粹的情谊。

最后,"归装无长物,一首后村诗"则意味着朋友带着简单的行囊离开,而诗人送给朋友的,是一首可以在后来的村庄中吟咏的诗。这不仅是对朋友离去的一种寄托,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希望友谊长存。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他们对于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山中谒皇甫曾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0)

送浙东陆中丞

坐将文教镇藩维,花满东南圣主知。

公务肯容私暂入,丰年长与德相随。

无贤不是朱门客,有子皆如玉树枝。

自爱此身居乐土,咏歌林下日忘疲。

(0)

送友人赴举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

(0)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十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

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

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

(0)

舜井

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

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0)

登越州城

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

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

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

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

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

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