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修撰出使琉球》
《送赵修撰出使琉球》全文
清 / 李钧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封袭恩流海国春,儒臣万里捧丝纶

扶桑东望经三岛折柳南来傍七闽

纸到鸡林原有价,槎回牛渚岂无津

琉球此日争先睹,天子元年第一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鸡林(jī lín)的意思:指繁荣昌盛的景象,形容人口众多或事物繁多。

七闽(qī mǐn)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非凡。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无津(wú jīn)的意思:形容没有水源,比喻缺乏生机或无法发展。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元年(yuán nián)的意思:指某个朝代的第一年,也可以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初始阶段。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第一人(dì yī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排名第一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李钧简所作的《送赵修撰出使琉球》,表达了对赵修撰出使琉球的赞美和祝福。首句“封袭恩流海国春”,以“封袭恩”象征朝廷的恩泽,如同春风吹拂海国,展现了出使的荣耀与温暖。次句“儒臣万里捧丝纶”,描绘了赵修撰作为儒臣,肩负重任,长途跋涉,带着皇帝的诏令前往遥远的琉球。

第三句“扶桑东望经三岛”,“扶桑”是古代对日本的别称,暗示赵修撰将穿越多个岛屿,向东行进。第四句“折柳南来傍七闽”,“折柳”寓含离别之情,而“七闽”指福建地区,说明出使路线经过南方。

第五、六句“纸到鸡林原有价,槎回牛渚岂无津”,通过“鸡林”(朝鲜半岛)和“牛渚”(长江口附近)的典故,表达出使文书的价值和归途的顺利。最后一句“琉球此日争先睹,天子元年第一人”,高度赞扬赵修撰是天子元年出使琉球的第一人,备受瞩目,寓意其使命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描绘了出使的壮丽景象,既表达了对赵修撰的敬意,也寄托了对出使成功的期盼。

作者介绍

李钧简
朝代:清

李钧简,字小松,号秉和,黄冈人。乾隆己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仓场侍郎,降侍读,迁顺天府尹、光禄寺卿,复降编修。
猜你喜欢

秋夜望月·其二

愁眠枕上泪痕多,况复寒更月色过。

与君万里难相见,不然一度梦中罗。

(0)

杂曲歌辞.塞姑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

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0)

赋得早雁出云鸣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0)

游东堂咏桐诗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馀。

叶生既婀娜,叶落更扶疏。

无华复无实,何以赠离居。

裁为圭与瑞,足可命参墟。

(0)

咏篪诗

江南箫管地,妙响发孙枝。

殷勤寄玉指,含情举复垂。

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

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讵知。

(0)

嘲刘郎诗

房栊灭夜火,窗户映朝光。

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床。

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

稍闻玉钏远,犹怜翠被香。

宁知早朝客,差池已雁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