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方伯应宿至自南中止广惠寺同刘观察仲脩携酒奉讯·其二》
《郭方伯应宿至自南中止广惠寺同刘观察仲脩携酒奉讯·其二》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南中无信使,竹下有行踪

岂谓天涯远,还于佛国逢。

解衣停暮雨,闻梵报疏钟

世事悠然里,寒暄已自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佛国(fó guó)的意思:指佛教所在的国度,也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寒暄(hán xuān)的意思:寒暄是指两个人见面时互相问候、打招呼的行为。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无信(wú xìn)的意思:没有信用或缺乏诚信。

信使(xìn shǐ)的意思:收到消息后立即回应或采取行动。

行踪(xíng zōng)的意思:行踪指一个人的活动轨迹或行动动向。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有行(yǒu xíng)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有作为。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郭方伯应宿至自南中止广惠寺同刘观察仲脩携酒奉讯(其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广惠寺相遇的情景。首句“南中无信使”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而“竹下有行踪”则暗示了友人不期而至的惊喜。接下来,“岂谓天涯远,还于佛国逢”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的意外和喜悦,仿佛在佛国之地巧遇,增添了神秘感。

“解衣停暮雨”描绘了诗人脱下雨衣的动作,可能是因为雨后初晴,也可能是在迎接朋友的到来。听到寺庙的梵音和疏落的钟声,“闻梵报疏钟”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僧侣生活氛围。最后两句“世事悠然里,寒暄已自慵”则流露出诗人与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需过多客套,自在地享受着相聚的时光,显得心境悠然,闲适慵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淡泊,以及在佛寺这样的特殊场所中找到的片刻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炎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蠆挥钜铁。

(0)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

当年曾忝从官班,再拜天颜咫尺间。
今历千山嫌未隐,芒鞋明月又登山。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和谢吏部

昔年怨声常满耳,纷纷女巫未沉水。
天教我侯慰远人,坐令盗贼化君子。
期年仁政遍人人,抚之如子不须嗔。
吏民欲欺亦不忍,出言洞见胸中真。
要图书问久已绝,人皆巧中渠宁拙。
优游黄卷有余欢,此志不回端截铁。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谢杨休三首

半夜丝簧纷养耳,舞袖香风散沉水。
高堂嬉笑坐生春,不诵式微惊游子。
孟公投辖虽知人,故乡千里儿曹嗔。
毅然竟把刀头舞,百日梦归今日真。
依前瘦马登高绝,未应却笑此行拙。
邑人脂膏子弗求,况是丘侯帽无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