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观身(guān shēn)的意思: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幻化(huà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变幻、转化。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密室(mì shì)的意思:指封闭的房间,没有窗户或门的房间。
木槿(mù jǐn)的意思:比喻人品高尚、道德品质好。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世幻(shì huàn)的意思:世间虚幻、幻象。
现形(xiàn xíng)的意思:指事物显露出真实、本质的形态或面貌。
闲暇(xián xiá)的意思:指空闲、空暇的时间。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应物(yìng wù)的意思:指人应当顺应事物的本性、规律,与之相适应。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阐述深刻的哲理。首先,“观身因缘,芭蕉不坚”,诗人借芭蕉易枯萎的形象,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无常且脆弱。接着,“悟世幻化,木槿之谢”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木槿花开花落,象征世间万物皆是虚幻,没有永恒。
“舒丛林之气兮时节长春,分密室之灯兮光明不夜”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丛林的生机与密室的光明进行对照,隐喻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找永恒的意义。丛林四季常青,象征生命的延续;密室中的灯火长明,象征内心的光明不灭。
最后,“应物现形,见闻闲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面对世间万物,他能够灵活应对,显现不同的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他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享受每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空灵与智慧,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世界的本质以及如何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光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苑中人日遇雪应制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秋怀·其十三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腹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隙闻绳蝇。
彼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厌,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