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起(bài qǐ)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出现或崛起。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崇拜(chóng bài)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抱有极高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唇齿(chún chǐ)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
大声(dà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大声喊叫。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佛光(fó guāng)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也可指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漫云(mà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浩渺无边,遮蔽天空。
神道(shén dào)的意思:神道是指神灵的道路,也可指宗教信仰、宗教道路。在中国文化中,神道通常指代神话中的神灵和与神灵相关的事物。
声呼(shēng hū)的意思:大声呼喊。
淘汰(táo tài)的意思:指淘汰落后的、不合格的,只保留优秀的、适合的。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正气(zhèng qì)的意思:正气指的是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正直无私。
造化炉(zào huà lú)的意思:指能够创造奇迹或改变命运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六月二十四日与社友往竹溪寺参谒关圣(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表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关羽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首联“佛光神道两虚无,淘汰将归造化炉”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暗示着历史人物关羽精神的永恒与超越。佛光与神道的虚无,象征着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自然法则,而关羽的精神则如同不灭之火,即将融入宇宙的造化之中。
颔联“独有纲常留正气,能令崇拜起吾儒!”强调了关羽作为道德楷模的存在,他的忠诚、仁义、勇猛等品质,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也成为了儒家思想中正气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关羽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认为这种精神能够激发人们对儒家伦理道德的追求。
颈联“漫云唇齿同文国,忍看河山易色图?”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即“唇齿同文国”,强调了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国家领土完整被破坏的痛心,即“河山易色图”。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深切关注。
尾联“父老凋零多白发,犹闻仓葛大声呼。”通过描述年迈的父老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他们对正义之声的呼唤,进一步深化了对关羽精神的颂扬。这里的“仓葛”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位名医,这里借指对正义和道德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保持正直、弘扬美德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关羽形象的赞美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会道德风尚的热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