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旧友(jiù yǒu)的意思:旧友指的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也可以指与人有深厚友谊的人。
空白(kòng bái)的意思:没有填写或完成的部分;没有内容的状态;无知识或经验的状态。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射猎(shè liè)的意思:指用弓箭或枪炮等武器进行狩猎的行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先达(xiān dá)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具有先天或先前的优势,能够比别人更早地达到目标或取得成就。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曳裾(yè jū)的意思:指行走时衣袂拖地,形容举止端庄、娴静。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得用中书有礼人不答之悔作诗解之》。诗中表达了对社会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礼节在现实中的缺失的反思。
首联“一时先达揔飘零,亦有阳春世莫听”描绘了当时社会中,曾经显赫一时的贤达人物如今都已凋零,即便有如阳春般美好的言辞,世人也难以倾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辉煌的人物比作“先达”,将他们的言论比作“阳春”,形象地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颔联“漫刺从来无处着,曳裾今日欲谁经”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现象。诗人说,即使有人前来拜访,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留下名片(“漫刺”),而自己今日行走于人群之中,又不知该向谁表达自己的心意(“欲谁经”)。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了社会交往的疏离和人际关系的淡漠。
颈联“只应旧友头空白,难使新知眼便青”则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和对新交的无奈。诗人认为,只有老朋友的头发会因岁月而变白,而新认识的人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这既是对友情逐渐淡化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变迁中人际关系变化的观察。
尾联“射猎南山休夜出,灞陵有尉宿君亭”以具体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建议在南山狩猎时不要在夜晚行动,并提到灞陵有一位守卫(“尉”)会在亭子中等待。这里的场景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暗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警觉和谨慎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礼仪和规矩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和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切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岱谷西溪
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
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
岱宗石不裂,裂即万寻壁。
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
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
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
仰视苍苍天,坼入巉巉石。
倾崖宿苍阴,倒影地不及。
不辨峡西东,但随溪转侧。
到此顿忘归,今古空明积。
昔贤此考槃,觞咏谭王伯。
至今濯缨亭,气与岱宗赫。
山禽不敢啼,草树若屏息。
悄然万虑澄,何独红尘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