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径寻春春早,千点雪,已飞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插花(chā huā)的意思:比喻在已有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装饰或修饰。
楚囚(chǔ qiú)的意思:指被关押在楚国监狱中的囚犯,形容人身处困境无法自拔。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席地(xí dì)的意思:指在地上铺上席子、坐下来。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 注释
- 蛮径:偏僻的小路。
寻春:寻找春天。
春早:春天来得早。
千点雪:无数的雪花。
飞梅:飘落的梅花。
席地:席地而坐。
插花:插花装饰。
传酒:传递酒杯。
日西:太阳西下。
莫作:不要做。
楚囚: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相泣:相对哭泣。
倾银汉:举杯如银河倒挂。
洗瑶池:清洗如瑶池般的美景。
人间:世间。
桃李:桃花和李花。
拂衣:挥动衣袖。
归:离去。
- 翻译
- 在偏僻的小路上寻找春天,春天来得早,梅花已经带着雪花飘落。
席地而坐,插花饮酒,太阳西下催促着时光的流逝。
不要像被囚禁的人一样悲伤哭泣,让我们举杯如银河倒映,清洗瑶池般的美景。
欣赏完世间繁华的桃花李花,我便拂袖离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沙塞子·其二》,全名为《大悲·再作》。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春日游玩之乐与人生无常的情感交织之作。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有生机又带忧伤的氛围。
开篇“蛮径寻春春早,千点雪,已飞梅。”用“蛮径”指代幽深的小路,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探索。然而,“千点雪”却给人以冷冽之感,与“春早”形成鲜明对比,而“已飞梅”则预示着春意渐浓。
中间两句“席地插花传酒、日西催。”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在户外赏春饮酒的情景。“席地插花”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欢愉气氛,而“传酒”和“日西催”则透露出对光阴易逝的无奈。
后两句“莫作楚囚相泣,倾银汉,洗瑶池。”中的“楚囚”典故出自《诗经》,意指囚徒之悲。这里诗人以此比喻提醒读者不要沉溺于过往的哀伤,而是要珍惜眼前的人生美好。“倾银汉,洗瑶池”则形象地表达了洗去尘俗、净化心灵的愿望。
结尾“看尽人间桃李、拂衣归。”中“看尽人间桃李”意味着诗人对世间繁华已经饱览无余,而“拂衣归”则表现出一种超脱红尘的淡然和归隐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人间美好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会亭山歌为安成周孝廉赋
吾闻会亭之山高插天,上有千章森郁之乔林,下有百顷云雾之芝田。
伊谁筑室青山前,云是周氏有子孝且贤。
十年乱定还乡土,奉母安居仍守墓。
池鱼供馔冬笋白,把酒升堂更欢舞。
时登半山亭,却望山上坟。
手攀坟树抚驯鹿,泪洒深谷不断之飞云。
我愿种桃绕其室,瑶池花开照云日,此母应能食其实。
由来和气兆物先,水生连理山出泉。
会亭有石良可镌,母慈子孝俱千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