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似村》
《似村》全文
宋 / 陈耆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缚茅本不傍孤村尽日焚香深闭门。

陌上红尘高没马,谁知巢父个中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ūn
sòng / chénqīng

máoběnbàngcūnjìnfénxiāngshēnmén

shànghóngchéngāoméishuízhīcháozhōngc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巢父(cháo fù)的意思:指父亲长期在家中呆着,不务正业,不负责任。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缚茅(fù máo)的意思:用茅草捆绑,比喻用不持久的方法解决问题。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注释
缚茅:用来编茅屋的草。
孤村:孤独的村庄。
焚香:点燃香火。
深闭门:紧闭门窗。
陌上:田野上。
红尘:尘世的繁华。
高没马:马蹄声被掩盖。
巢父:古代隐士,此处代指隐居者。
翻译
原本用来编茅屋的草并未依附在孤独的村庄旁,我整天燃香,紧闭门窗深居其中。
田野上的红尘喧嚣,马蹄声淹没其中,又有谁知道在此处隐居的巢父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似村》,是宋代诗人陈耆卿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首句“缚茅本不傍孤村”,形象地写出主人公选择在偏远的茅屋中居住,远离尘世的喧嚣,暗示其追求清静的心境。次句“尽日焚香深闭门”,进一步描绘了他日复一日的孤独生活,通过焚烧香火的行为,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虔诚。

后两句“陌上红尘高没马,谁知巢父个中存”,运用典故,巢父是中国古代隐士的象征,这里暗指诗人自己如同巢父一般,置身于红尘之外,马蹄声都难以触及,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隐士形象。

作者介绍
陈耆卿

陈耆卿
朝代:宋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号篔窗,台州临海人。方回《桐江集》卷三《读筼窗荆溪集跋》云“水心生于绍兴二十年庚午,筼窗生于淳熙七年庚子,少水心三十年。端平三年卒,年五十七。”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登进士。嘉定十一年,求学于叶适,为适晚年得意门生。同年,尝为青田县主簿。十三年,为庆元府府学教授。官到国子监司业。耆卿著有篔窗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八卷,《郡斋读书附志》以有论孟记蒙、赤城志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五耒耜

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
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
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

(0)

望僊亭

公来有余乐,所乐为郡间。
讼稀聊自适,静胜以纾颜。
清轩开晓幔,历历见淮山。
山色洗新雨,佳期如可攀。
代异鸡犬去,时平草木闲。
试望天衢近,飞驾应此还。

(0)

依韵和谢副合寄新酒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0)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九紫竹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0)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0)

依韵和石昌言学士求鼠须笔之什鼠须鼠尾者前

江南飞鼠拔长尾,劲健颇胜中山毫。
其间又有苍鼠须,入用不数南鸡毛。
二物缓急岂常获,捕刺徒尔操蛮刀。
旧藏已赠蔡夫子,报君松管何萧骚。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