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
人家土榻借微暖,坐久清冰落须颊。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风驭(fēng yù)的意思:指能够像驭马一样驾驭风,比喻能够掌控自然力量或掌握形势。
冈陵(gāng l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冈和陵墓,形容形势险要或地势高耸。
沟浍(gōu huì)的意思:指沟渠和水流,比喻事物的通道或交流方式。
花酒(huā jiǔ)的意思:形容人生活奢侈、放荡,不务正业。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诘曲(jié qǔ)的意思:指正直坦率,不回避问题,直截了当地问责他人。
径须(jìng xū)的意思:迅速、立刻、立即的意思。
可念(kě niàn)的意思:可读、可背诵。
利涉(lì shè)的意思:指能够熟练地处理复杂的事务或解决困难的问题。
凌兢(líng j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谨慎小心,充满紧张和担忧。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堂花(táng huā)的意思:指在家庭中最受宠爱的孩子,也可指家庭中的宝贝。
微行(wēi xíng)的意思:指行动小心谨慎,举止低调谦和。
猬毛(wèi m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毡裘(zhān qiú)的意思:毡裘是指粗糙的毡子和毛皮做成的衣物,形容质朴、朴实无华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昂在利涉道中的旅行经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壮丽。
首句“行武昌,望利涉”点明了地点和行程,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接着,“高青烟,低白雪,冈陵瀰漫沟浍灭”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青烟与白雪交织,冈峦连绵,沟渠隐没于茫茫之中,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
“氤氲冷日从东来照我,清影忽作溪水卧明月”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太阳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旅人身上,清冷的影子仿佛化作了溪水,静静地躺在明亮的月光之下,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凌兢羸马猬毛缩,诘曲微行蛇腹裂”描述了旅途的艰难,瘦弱的马匹因寒冷而蜷缩,曲折的小路如同蛇腹般狭窄,形象地表现了行进的不易。
“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则更深入地刻画了旅途的困苦,马鞭和马镫遗失后,旅人竟未察觉,手指冻僵,几乎要失去知觉,骨头似乎也要折断,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极端艰苦。
“毡裘毛袜良可念,我自无备谁从辍”表达了对同行者的关心,虽然自己没有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但仍然担心同伴是否能应对严寒。
“人家土榻借微暖,坐久清冰落须颊”则转而描写旅途中偶遇人家的情景,旅人在温暖的土榻上稍作休息,时间久了,清冷的空气使得胡须上结了一层薄冰。
“黄花臞仙怯风驭,久向笙歌窟中蛰”通过比喻,将黄花比作瘦弱的仙人,害怕风的驾驭,长时间在笙歌的热闹场所中沉寂,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径须持此远相饷,一洗夜堂花酒热”表达了诗人希望用这份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为远方的朋友送去温暖,消除夜晚宴席上的热闹与浮躁,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吾邦风俗颇淳古,田里居民皆乐土。
天教我辈以笔耕,播咏声诗遍寰宇。
餋生不用服金丹,充肠自有苜蓿盘。
四时佳景足延览,清溪浩荡山高寒。
我昔别君为冷掾,五载区区食破砚。
相望南北如风枝,却喜归来复相见。
去年风尘暗不开,招我西涧同衔杯。
岩头啼鸟日催起,看云听瀑心悠哉。
只今世事已如此,碌碌微官如敝屣。
便从巢许隐终身,掬取清流洗尘耳。
明廷重守令,茂宰出选抡。
公家世簪绂,接踵皆良循。
丽邑虽旷僻,风俗稍朴淳。
自公下车来,息彼凋瘵民。
秉公守廉节,敷政从宽仁。
眷此垂老年,获睹化瑟新。
熙熙百里内,物象俱含春。
行看政治理,飞舄登要津。
青霭浮江郭,庭阶草色芳。
晨晖窗自绿,春雨屐生香。
弱蔓牵书带,修茎矗剑铓。
绵绵思道路,恻恻念衣裳。
结构怀东野,安舆奉北堂。
岂须三釜养,自可百忧忘。
地近延陵邑,门旌孝子乡。
殷勤张太史,为播五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