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五 经 赵 随 登 科 授 广 德 尉 唐 /韦 应 物 明 经 有 清 秩 ,当 在 石 渠 中 。独 往 宣 城 郡 ,高 斋 谒 谢 公 。寒 原 正 芜 漫 ,夕 鸟 自 西 东 。秋 日 不 堪 别 ,凄 凄 多 朔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明经(míng jīng)的意思:指明智、通达经验的人。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芜漫(wú màn)的意思:形容草木丛生、茂盛繁荣的样子。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谒谢(yè xiè)的意思: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 翻译
- 明经科考得高位,应是在石渠阁中任职。
独自前往宣城郡,去高斋拜见谢公。
寒冷的原野一片荒芜,傍晚的鸟儿各自东西飞。
秋日离别实在伤感,凄凉中多是北风吹。
- 注释
-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科,主要考查儒家经典。
石渠中:代指朝廷或重要官署,因汉代有石渠阁,常用来存放儒家经典。
宣城郡:古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带。
谢公:指谢朓,南朝齐代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太守。
芜漫:荒芜、杂乱无章。
夕鸟:傍晚归巢的鸟儿,象征时光流逝或人生的无常。
朔风:北风,此处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气氛。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名为《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诗中描绘了秋天送别的凄凉情景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开篇便以“明经”点出赵随登科之事,表达了对其学业的肯定与期许。“当在石渠中”则暗示了一种清净超脱的境界。而后两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以及高洁的情操。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这里则是描绘送别时的氛围与情感。“寒原”、“芜漫”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寂静的景象,“夕鸟自西东”则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愁思。而“秋日不堪别”,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痛楚的深切感受。末句“凄凄多朔风”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朋友登科授职而远行时作者的心境变化,以及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包原彬韵
旅食京华日,莺啼上苑春。
鲁连惟仗义,范叔不辞贫。
绝域来龙马,清时出凤麟。
襟怀开霁月,谈笑接清尘。
沧海三珠树,青霄五色云。
酒倾香味别,诗写性情真。
吴地追游好,龙山入梦频。
烟花如媚客,风雨似留人。
男子生何幸,朋交素有因。
遥知理归棹,随处觅通津。